3月1日晚,海底捞发布管理层人事任命公告,杨利娟调任首席执行官,董事会主席兼前首席执行官张勇将继续担任董事会主席及执行董事;李瑜出任海底捞中国大陆地区首席运营官,王金平出任港澳台及海外地区首席运营官。
杨利娟年在海底捞就职,从最普通的服务员起步,当上了领班、大堂经理,几乎每半年升一级,在年1月,胡润研究院发布的《胡润中国职业经理人榜》中,时年2岁的杨利娟以亿元财富位列第七,杨利娟的经历也让她被外界称为是“最牛服务员”。
从服务员到海底捞CEO
杨利娟一直在海底捞扮演着重要的运营管理角色。根据官方资料,服务员出身的杨利娟现年3岁,在海底捞任职超过27年,是海底捞走出四川、开拓全国市场的关键人物,也是海底捞推行“连住利益,锁住管理”制度的负责人。
年,为了帮家里还债,杨利娟早早辍学来到四川简阳,在餐馆里干起了服务员。因为机智利索,被海底捞创始人张勇一眼看中,并开出一个月元的高薪资“挖人”,这比她当时元的工资高出不少。彼时,海底捞刚成立一年。
19岁时,杨利娟就成为海底捞在简阳第一家门店的店经理。21岁时,杨利娟被张勇派去西安,独立运营海底捞跨区域经营的第一家门店,统管多名员工,为海底捞走出四川、实现跨区域运营奠定了基础。
年起,杨利娟全面掌管海底捞所有门店运营。也是这一年,海底捞开始走出国门,在新加坡开了首家海外门店,并在年进入美国。此外,杨丽娟还是海底捞四大创始人之外少数持股的高管之一。
年9月11日,杨利娟(右)和张勇在海底捞的全球招股新闻发布会上。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年10月,杨利娟以75亿元的身家位列《胡润百富榜》第位;年2月,杨利娟以70亿元财富名列《胡润全球富豪榜》第位;年1月,杨利娟以亿元的身家登上《胡润中国职业经理人榜》第7位;同年月,杨利娟又以16亿美元的财富位列《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位。
天眼查显示,截至目前,杨利娟持有海底捞0.2%的股份,按照后者最新的6.66亿港元(约合人民币.65亿元)的市值计算,杨丽娟持有海底捞股权的对应市值约为1.63亿元。
杨丽娟持股情况来源:天眼查
对于此次人事任命,海底捞表示,杨利娟获委任为首席执行官,将负责监督集团的管理及战略发展。“此委任亦是强化公司治理架构的重要举措,能够进一步加强改善措施的落地力度。”
海底捞掀“年轻风暴”
和现年3岁的杨利娟相比较,只有36岁的李瑜和38岁的王金平,是新一代力量的代表,将协助首席执行官提升集团不同地区的运营效率,加强对公司管理及执行的监督和实施。
与杨利娟经历类似,李瑜和王金平入职海底捞后,也是从一线基层岗位做起。
李瑜年11月加入海底捞,先后担任多个地区的门店经理,曾于年带领26人在台湾地区开出了第一家海底捞。截至目前,作为大区经理的李瑜,管理门店的范围涵括韩国、日本、泰国等市场。
乐天派的李瑜在自己履历里是这样写的:“年加入公司,端过盘子,收过桌子,看过台子,捣过乱子,捅过娄子……一路磕磕碰碰,也还算得上有胆识、讲义气。”
王金平是年1月加入海底捞的,此前担任过门店经理、大区经理,分管新加坡、马来西亚及新西兰等市场,而他在海底捞的第一个岗位其实是传菜员。
值得注意的是,王金平是海底捞第一家海外门店的店经理,至今已有十年的海外市场经验。王金平曾这么形容自己的开拓之旅:“你在中国的时候,不用管供应链,不用管财务,不用管采购,其他部门对你支持,你只要开好店,按照流程操作就可以了。我到了国外,每个东西要亲自去买,没有货我要亲自去搬。没有员工我自己要找。那时候很艰难啊。”
年,海底捞曾发布一则“接班人计划”,将管理人员的选拔机制面向所有员工开放,计划周期为10~15年。海底捞表示,此举意在通过各岗位的管理实践和长期的观察与判断,找到符合“爱海底捞、业务熟练、又能洞察人性”标准的领导接班者,继续承载公司发展的使命。
年8月,海底捞董事会新增了7位年轻执行董事,被认为是“接班人计划”的后续。
战略失误,海底捞去年1天亏0万
今年2月21日,海底捞发布业绩预告,年预计净利润亏损38亿至5亿,相当于一天亏损万到万元。
公告显示,海底捞出现亏损主要是由年关店损失集中计提造成的,年余家餐厅关停及餐厅经营业绩下滑等因素导致的处置长期资产的一次性损失、减值损失等合计约33亿元至39亿元。此外,全球持续变化和反复的疫情、连续两年门店网络快速扩张以及内部管理问题等也对经营状况带来一定冲击。
而在去年12月底,海底捞就曾发布公告称,将于年12月31日前逐步关停家左右经营未达预期门店,已有多家海底捞显示“暂停营业”。
事实上,整个年,海底捞坏消息不断。关店收缩、毛肚缩水、业绩大亏,屡屡将海底捞送上风口浪尖。
“我对趋势判断错了。”海底捞创始人张勇在年6月的股东大会上表示,自己对海底捞的战略失误有相当大的责任,他承认,去年做出的开店策略是完全错误的。“现在来看确实属于盲目自信,当意识到问题时已经是年1月了,等公司反应过来时已是3月。”
数据显示,海底捞年新开5家门店,较年增长近8成,年上半年继续高歌猛进,新开家门店。截至年6月末,海底捞总计拥有门店家,一年内净增加家,意味着平均每天要开1.8家门店;关闭家门店约等于减少了20%门店数量。
盲目扩张之下,海底捞的同店销售额与翻台率都出现下滑。中报显示,尽管上半年业绩扭亏为盈,海底捞整体翻台率仍跌至3.0次/天,年同期为3.3次/天,而在年之前,翻台率保持在5次/天的高水平。此外,上半年海底捞在一线城市同店日均销售额为8.17万元,上半年降至7.9万元。
门店数量快速增长,市值却跌去近8成
海底捞的快速扩张同样影响到公司股价,市值更是一度跌破千亿。海底捞股价从年初创造历史新高的85.8港元/股后,就开始一路震荡走跌至今,徘徊在18港元/股的位置,股价跌去近8成。
海底捞急不可待地加速扩张,与上市有一定程度上的关系。年,海底捞于港股上市,创始人张勇的身家飙升至亿元,更是一度成为新加坡首富。当然,上市在带来财富快速增长的同时,也让公司发展节奏“身不由己”。
上市后,为了回应投资者期待,海底捞必须尽可能地实现业绩持续增长,规模扩张成为不得不做的选择。但与此同时,餐饮企业的扩张又存在明显的天花板,无论是一线或是二三线城市,市场在达到一定的门店数量之后就会迅速趋于饱和。
张勇坦言,过去门店少时他会亲自管理,每个店的问题和管理岗位的情况都了如指掌,但如今,一些很严重的问题也不能及时发现了。门店数量快速增长,势必会带来消费体验的下降。数据显示,海底捞从上市前全球门店总数不到家,到3年后门店总数高达家。
◆来源:半岛新闻客户端综合整理素材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界面新闻、上游新闻、中国经济网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