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看过美国白手起家的富豪葛伦.史登斯的《富豪谷底求翻身》纪录片时,真的是醍醐灌顶的感觉油然而生,虽然最后挑战失败,但依旧能告诫现在的年轻人们,尤其是在创业初期或想去创业的人们,如何做一个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如果说普通人的眼光和视野看到的是前方的目标,那么史登斯看到的就是整张地图。如何从白手起家做到富豪水平,需要的是一整套顶级的商业富人思维。首先你要确保的是你的“底线”——保底思维。大部人在完全没有掌控一些事情的开端的时候自认为已经看透了事情的发展本质,大刀阔斧的开始,丝毫没有保留的同时还在告知身边儿人说这是一种“沉淀”,但其实当你迈出那一步的时候已经开始亏损了。经济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稀缺”,你所或缺的东西,会俘获你的大脑,占据你的心智带宽,导致认知带宽变窄。何为宽带?不是上网的宽带,而是你的精力!穷人的“带宽”很容易被生计占满,再难腾出精力创造财富。富人则有足够的“带宽”构建上层建筑。这就是穷人与富人最大的区别之一,穷人的每一分钟都花费在营生上,而富人每天想的是如何经营自己的事业。
有了目标有了底线,接下来就是如何拆分目标——分层式目标跟进。其实有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挣小钱比挣大钱更难,心怀抱负理想是没有错的,错的是太高看自己的实力,好多开公司做企业甚至是创业者初期的最大特点就是嫌弃赚小钱的过程,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的态度,最后的结果还是可想而知,所以也在告诉我们要发展一个系统,千万不要在乎任何一个小目标的成败,这只是你前进时的必经之路。不是所有的成功都必须是屡战屡胜的结果,有时候为了赢得整场战争,也需要一场败仗。拼多多的创始人黄峥到了创业后期就深知“60分万岁”的艺术,因为你可以拿出剩余40分的精力去干其他更重要的事儿;淘宝的总裁蒋凡在当年面试谷歌的时候就是以“60分及格”的态度赢得了HR的认可,所以,一个具有最卓越领导力的人,绝对会跳过小目标死盯大目标的人。
接下来就是思维模式,时时刻刻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看问题,拥有一个“买家思维”,帮助你的客户解决问题,远远超过比引诱他们消费更重要。“买家思维应该是一个初期创业者的生死法则”,腾讯创业初期为了抓住客户做到了什么叫有求必应,从前端到后端无事不出;美团创始人王兴在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时,明确表示“只要清楚我们到底服务谁?给他们提供什么服务?我们就会不断尝试各种业务。”所以创业者初期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找到买家,剩下的事情都是水到渠成的。
思维模式的确定之后必定就是市场变化的需求——信息差,其实大部分企业在遵循市场发展规律的同时也在时刻盯着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事情,那就是“行业风口”,国家政策也罢还是社会百姓需求也好,什么是风口?怎么把握风口?最需要注意的就是你是否掌握了信息差,我知道的你不知道,我能买到的你买不到。这就是信息差,就像当下互联网如此发展迅速的今天,从区块链到B特比的横空出世,直至今日的元宇宙概念,从大家极为陌生到现在慢慢耳熟能详,但敢于走出去迈出第一步并且不断学习中掌握其中奥妙的人必定是会尝到甜头的。“在经济学上,影响价格的4个因素中,除开成本、供需、效率的硬性指标,信息是唯一的弹性地带。”
最后也是团队组织架构搭建的时候了,建议不论是个人专业出身还是非专业出身,不论创业初期经济条件有限还是非创业者想要跨越瓶颈期,对专业人士的态度很重要。专业导向,把该花的钱花出去花在刀刃上,这就是典型的“富人思维”。早起京东创业初期连个会计都没有,通过重要投资人徐新的推荐找来了一位专业的财务总监,最后也不得不让刘强东赞不绝口,“花的就是比花的好啊!”,这就是专业,选对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儿,可以节约更大的成本同时减少更多没有必要付出的精力,可以去做其它更重要的事儿。
水因善下方成海,山不争高自成峰。放低自己的身价,提升自身能力,站在一定的高度用专业的眼光去审视和探索,不断发现和创新新事物,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好下属的领导,将是一条漫长曲折但很精彩的道路,人生职业发展是一场马拉松,谁坚持到最后谁就是最大的赢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