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有小学学历,用元创业开米店,历经千辛万苦,最后终于在66岁的时候,集团收入突破亿。
凭借其强大的实力,集团更是一跃而起,跻身国际强。
他就是王永庆,曾经是台湾最大的米商。
(王永庆)
年1月18日,王永庆出生在台湾台北县新店镇一个贫困地区,那里叫“情人谷”。
其实,原先王家在福建安溪,早些年那里穷困潦倒,农民根本无法生存。
老曾祖父去世后,老曾祖母许雪娘一人拉扯儿子长大,受尽流言蜚语。
最后,许雪娘忍无可忍,只好带着儿子背井离乡,来到台湾谋生,在情人谷安家落户。
由于王家祖祖辈辈都是种茶人,为了生存,他们只好干回老本行,在直潭开荒种茶。
此后,王家世世代代都以种茶为生,只有祖父王添泉剑走偏锋,执意要上学读书。
有了一肚子墨水,王添泉便在当地开了一家私塾,教小孩子读书识字。
他天真地以为,知识能改变命运,自己一定能依靠学问,带着王家摆脱贫困,走向富足。
可当结婚成家后,他才发现,学再多都不及填饱肚子来得实在。
当时百姓普遍贫穷,手头的钱能够养活一家老小,就已经谢天谢地了,哪还有闲钱送孩子去读书?
王添泉收入少得可怜,难以养活一家人,妻儿跟着他,吃不好穿不暖。
他逐渐清醒过来,与其寒窗苦读十二年,还不如去种茶。
从此,他便下达祖训,王家人一律不准上学读书,必须老老实实种茶,谨记祖辈教诲。
没成想,这么一操作,王家非但没有富裕起来,反倒更加没落。
王添泉低估了学问,也高估了种茶收入。
种茶有季节限制,且投入成本与产出效益严重失衡,种茶人收入很少。
王永庆出生后,多了一张嘴吃饭,王家更是穷得叮当响。
于是,在茶叶淡季时,王永庆的父亲就去富人家做苦工,补贴家用。
但这种活不多,有时候穷人家想要找份苦工粗活,还得托人情走后门。
实在穷得揭不开锅,王永庆的母亲詹祥只好拉下颜面,向邻居讨点米,回家做成一大锅稀粥。
说好听点是稀粥,其实稀得几乎不见米粒,只能尝出一丁点淡淡的粥味。
一到过年过节,那是王永庆最开心的时候,只有那时候,他才能吃上一小块肉。
其余一年时间里,王家一日三餐都是喝稀饭。
但俗话说得好:勤快勤快,没饭有菜,只要肯做事,总能填饱肚子。
为了改善伙食,不至于顿顿稀粥,母亲开垦一块荒地,种菜种萝卜,自产自足。
每天,除了做家务活,母亲都要在菜地里忙活大半天。
母亲的辛苦,王永庆全看在眼里,主动为母亲分担家务。
喂猪种菜捡煤块,挑水做饭洗衣服,全都被王永庆承包。
家人们的鞋袜,都是王永庆亲手织的,炒菜的柴火,全是王永庆捡回来的。
不过,捡柴火可没那么简单,不仅靠运气,还得拼手速。
王家附近有一条双轨的台车道,每天台车都会驮着柴火和煤炭,从狮子山运往直潭镇。
早在台车到达直潭镇之前,人们就会拖家带口在车轨旁守株待兔。
台车一经过,行驶过程会有颠簸,就会掉下一些柴火、煤块。
这时,人们便一窝蜂上前捡,稍微大块的煤,就拿去卖钱,零零碎碎的柴火就捡回去用。
王永庆虽然个子不高,但手脚灵活,每次都能满载而归。
那时,还没有自来水,需要自行挑着水桶去水井打,而自从王永庆6岁开始,他便担起了打水的活。
每天早上,天还没亮,王永庆摸黑着出门,翻过一座小山岗,爬上一陡坡才到达水井处。
就这样,王永庆来来回回五六趟,等到家里的大水缸终于被填满,太阳才刚上来。
对王永庆来说,这些活不算太难,咬咬牙便能挺过去了,而读书却成了最难的事。
王永庆7岁那年,他吵嚷着读书,祖父吃过没文化的亏,自然是同意他去上学的。
如果王永庆去上学了,那就意味着,王家不仅少了一个劳动力,每年还要多支出一笔学费。
母亲要多养一头猪,才能勉强凑齐学费。
而且,当得知弟弟想上学,大姐被扰得心痒痒,也吵着要上学。
本来负担一个孩子的学费,就已经够费劲了,再承担一笔学费,岂不是要了他们家半条命?
考虑再三,王永庆毕竟是男孩子,是家里未来的顶梁柱。
父母只能忍痛割爱,送儿子去上学,将大女儿留在家里干活。
学费有着落了,可家里没钱给他买鞋和文具。
上学第一天,父亲将他送到新店国民小学,再三叮嘱他,“要听老师的话,不可胡闹”。
王永庆光着脚丫,背着粗布巾扎成的书包,戴着竹叶做成的笠帽,可他却依旧乐得合不拢嘴。
每天,王永庆要徒步走3公里到河边,再坐两次船过河,下了船后再穿过一条小道,走10公里路才能到达学校。
虽然辛苦,可王永庆丝毫没有抱怨,能够读书,早就该偷着乐,哪还敢抱怨?
可这点幸福,在巨大的贫困面前,却显得如此不堪一击。
王永庆上到三年级,父亲病倒,再也无法干重活,而爷爷奶奶也年事已高,全家的重担一下子压在了母亲身上。
父亲倒下了,王永庆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母亲给他找了份看牛的活。
王永庆只能一边上学,一边做工赚点外快,虽然每个月只有5毛钱,但总比没有强。
看着妻儿这么操劳,自己堂堂男子汉却什么都干不了,王永庆的父亲开始埋怨自己。
有一天晚上,趁大家不注意,他随手拿起角落的粗绳,踉踉跄跄跑向茶场,准备在榕树上了结自己。
好在最后,王永庆及时赶到,一个箭步冲上去抱住父亲,苦苦哀求他下来,才阻止悲剧发生。
那天,父亲被救下来了,可王永庆却被困在噩梦里,迟迟走不出来。
从那之后,王永庆再也无心学习,晚上要么睡不着,要么就被噩梦吓醒。
王永庆清醒地意识到,就目前而言,知识无法救己,只有兜里的钱才能决定一家人的命运。
年,小学毕业后,王永庆跟着小叔一起,到嘉义寻求出路。
学历不高,没有一技之长,王永庆只能在一家米店当学徒。
吃惯了糠咽菜,饿着肚子生活,如今却能泡在米堆里,王永庆开心得不得了。
一日三餐吃得饱,一个月还能领到4元工资,这工作算得上是肥差了。
当然,解决温饱问题,不是他此行的目的,他还有更大的“阴谋”。
他一边做工,一边琢磨老板如何经营米店。
他经常主动为老板做一些分外的事,表面上看这人很能干,其实王永庆钻着各种空子学习。
一年后,王永庆本事学到手了,立马拍拍屁股走人,自立门户开了一家米店。
王永庆东拼西凑才借到元,租不起好地段,只好在偏僻的窄巷里盘下一间小店铺。
没有钱,也请不起伙计,虽说翻身当老板,可王永庆身兼数职,既当老板又当伙计。
最要命的是,作为米粮产生地,嘉义到处都是米店。
而且大家也只认准老字号,对于王永庆这种新店,大家往往瞧不上。
王永庆背着米袋,挨家挨户上门推销自家的米,结果早上背出去的米,晚上仍旧原封不动的背回来。
但吃惯苦头的王永庆,怎可能会被轻易打倒,从这袋米里,他无意间找到突破口。
那时候,稻谷收割、加工技术落后,很容易参杂进不少小石子。
人们在做饭之前,往往要淘好几次米,非常麻烦。
王永庆不厌其烦,一点一点将大米里的杂物捡出来,再拿出去卖,省去消费者淘米的麻烦。
靠着这一招,王永庆成功打开了市场,生意红火起来。
王永庆趁热打铁,推出“送货上门”的服务,他的“送货上门”也与别人不太一样。
他不仅要将米送上门,还要帮忙将米倒进米缸里。
如果米缸里有旧米,他要将旧米淘出来,擦干净米缸,再将新米倒进去,旧米覆盖在上面,方便人们先解决完旧米。
就这样,王永庆的米店一炮而红,甚至碾压同行,直接形成垄断的局面。
一年后,有了钱,王永庆腰板也挺直了不少。
王永庆便顺势将摊子铺开,把店铺搬至最繁华热闹的大街,店铺规模也比最初大好几倍。
年,他还在嘉义车站附近,建了一家碾米厂,规模说是当地最大的,也丝毫不夸张。
然而,正当他撸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时,王永庆却亲自将自己送进局里。
那天,他派人从中埔乡运一卡车稻谷到嘉义,车刚停在碾米厂,还没来得及卸货,突然杀出两位工作人员。
他们不分青红皂白,直接给王永庆戴了一顶高帽,违反相关条例,王永庆29天失去自由。
29天后,他们才查清楚,发现这是个大乌龙,这才饶了王永庆。
王永庆怨气冲天,正准备去跟他们讨回公道,可他意外发现,他已经很幸运了。
别人可没他这么走运。
而王永庆算得上是幸运儿,还能完好无损的走出这铜墙铁壁。
他非常清楚,这次自己走运,逃过一劫,可下次是福是祸,不是他说了算。
大米生意虽然赚得不少,但这终究是个烫手山芋,他实在“无福消受”,只好果断放弃,另寻出路。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这时怀特工程公司打算在台湾设立一座树脂加工厂,正愁找不到承办人。
对方一眼看中王永庆,兜里的万存款,立马打电话找他合作。
王永庆一口就答应了,“当时就像一只久经饥饿的瘦鹅看到食物一般,迫不及待地将之一口吞下。”
结果,没曾想,王永庆只是从这个火坑,跳入另一个火坑。
年3月,福懋塑料工业股份公司成立。
结果,王永庆第一年生产的PVC粉全部卖不出去,积压在厂区内。
当时,台湾塑料生产产量低,且成本高,市场又不认可国内的PVC粉,纷纷选择进口。
而由于固定成本会均摊到每一件产品,要想让固定成本降低,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产量。
于是,王永庆提出:
一是增加产量以摊薄成本;
二是向下游二、三次加工业拓展以消化中游原料。
可这一举措,遭到集体反对,产品都卖不出去了,还要增加产量,他是不是脑子进水?
王永庆力排众议,顶着巨大压力,将日产量从4吨一下子提升至20吨。
为了消化增产的16吨PVC粉,王永庆筹建南亚公司。
没过多久,南亚公司营业额立马突破30亿元,赶超各大老字号企业,成为最大的民营企业。
在塑料市场站稳脚跟后,王永庆高调进军木材业。
当时,大多木材商只取木材主体,将剩余枝干全扔在山上。
放着这些枝干不用,人们又要大费周章进口纸浆。
这些枝干完全可以用来制造纸浆,加工成人造纤维,从而解决台湾天然棉供不应求的窘境。
这一想,王永庆就挖掘到两个商机,双管齐下,同时成立木材公司、化纤公司。
以此为基础,王永庆不断孵化其他企业,将自己的地盘越扩越大,越做越强。
年,集团收入超过亿元,旗下员工近4万人,成为台湾第一大企业集团。
年,集团更是跻身国际强,67岁的王永庆出尽风头。
底盘稳了,王永庆开始将目光投向国外,企图将品牌打出国门。
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爆发,全球经济一片狼籍。
可就在这时,王永庆却反其道而行之,远渡重洋来到美国,大肆收购企业,疯狂吞并。
待危机消散,王永庆整顿企业,正好赶上首班车,一下子将濒临破产的企业整活了。
不得不说,王永庆这一招玩得可真绝。
“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可能也是企业投资与开展扩建计划的适当时机。”
在经济不景气时,各个行业的投入成本低于旺季。
经济形势变化,往往遵循着一定的周期。
企业家可以趁这段停滞期,以低价收购破产企业,进行改善、整顿。
待整顿完毕,经济开始回暖,他们正好能先人一步,抢占空白市场,进一步发展壮大。
而且,淡季做生意,客源减少,商家必须降低成本,争取将一分钱花出一元的效果。
如果能熬过冬天,还愁夏天没有生意吗?
靠着“投机取巧”,王永庆事业蒸蒸日上,让业内人士敬佩不已。
可再厉害的爹,也抵不过一个会惹事的儿。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王永庆也开始操心接班人的事儿。
最开始,他的心仪人选是长子王文洋,王文洋年少有为,才华出众。
他17岁就以优异成绩,考入英国伦敦帝国大学,之后还领取英国奖学金。
大学毕业后,他继续留在英国攻读研究生,不到两年时间,就将光学物理硕士学位收入囊中。
在那里,他偶遇了老乡陈静文,两人恋爱结婚,一气呵成。
年,王文洋已经是台湾大学商学研究院的兼职教授,爱情事业双丰收,可谓春风得意。
结果,王教授的魅力无处安放,一时没兜住自己,踩了道德底线。
有一天,王文洋去拜访好友邱毅教授,结果偶遇了邱毅的学生吕安妮。
吕安妮身材苗条、性格温柔,一下子便深深吸引了王文洋。
几句交谈过后,吕安妮也拜倒在王教授的学识之下。
男有心女有意,两人一拍即合,开始偷偷交往、约会。
王文洋将所有的柔情,全留给了年轻貌美的小女友。
他经常给她写情书,短短几行情话,便迷得对方神魂颠倒。
“我本不该爱你,可是你身上却有着某种强烈的东西吸引着我。
你说,我该如何羁绊住这颗心?因为它是爱你那么深,那么浓!”
刚开始,两人还会碍于面子,到后来或许王文洋爱意太汹涌,再也控制不住,两人高调秀恩爱。
为了博美人一笑,王文洋带着吕安妮去拍婚纱照,照片里,两人穿着西装、婚纱,含情脉脉地抱在一起。
此时,原配陈静文早就被王文洋抛之脑后。
在男朋友的帮助下,吕安妮进入台湾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王文洋顺理成章成为她的指导老师。
王文洋原本以为,只要他演技天衣无缝,人前当好陈静文的丈夫,背后养个小女友,完全不成问题。
可他千算万算,什么都考虑进去了,唯独忘了他这小女友也不是善茬。
年,吕安妮准备考取博士,当时博士考试,笔试成绩占比重,占75%,口试成绩占25%。
参加考试有18位考生,而吕安妮轻轻松松拿到了笔试第一。
一想到,负责口试考官是男朋友的好兄弟洪明洲,吕安妮便松了口气,没把口试当回事。
结果,口试成绩出来,吕安妮只有60分,倒数第一,与博士失之交臂。
吕安妮不甘心,一口咬定成绩有猫腻,执意要求王文洋为她申辩。
这事要是搁在普通的师生之间,导师为学生讨公道,这再正常不过了。
可偏偏他们关系非常“不普通”,王文洋自然不敢轻举妄动,劝吕安妮算了。
可小女友就是咽不下这口气,王文洋拗不过她,只好出面调解,求洪明洲“操作一下”。
洪明洲为人正直,一口回拒,吕安妮不肯罢休,直接投诉洪明洲等人。
为了增加胜算,吕安妮先下手为强,指控洪明洲对她有过不正常的行为。
经媒体炒作,这样一来,事情就闹大了,吕安妮与王文洋的丑闻也被曝光。
结果,还真让她歪打正着,之后有两位女同学,也站出来指控洪明洲,洪明洲被剔除考官身份。
当然,事情的真相大家并不在意,大家更关心的是,台湾第一企业少主的丑闻。
迫于媒体压力,吕安妮站出来承认此事,王文洋依旧沉默不语。
王文洋是成功替女友“讨回公道”了,可他爹王永庆却倒大霉了。
三家上市公司股票应声大跌,股东纷纷找上门,王永庆一边安抚股东情绪,一边消化丑闻的负面影响。
对于儿子的行为,王永庆恨铁不成钢,当下要求立即免除王文洋在集团的所有职务,将他扫地出门。
王文洋不服,自己就是谈个恋爱,没有违反集团任何规章制度,父亲没有理由免他的职。
父子俩闹得很僵,谁也不让谁。
弟弟王永在明白,为了培养接班人,王永庆耗费了多大的心思。
他从中调解两人关系,最后父子俩各退一步。
王文洋登报道歉,检讨自己,王永庆对儿子作出停职一年的处罚,这场风波才算过去。
儿子靠不住了,王永庆只能另寻他法,他在集团内成立一个新的决策机构——行政中心。
集团所有重大决策,均需要6位委员集体讨论裁决,再交由王永庆兄弟俩定夺。
6年,89岁的王永庆与弟弟一起宣布退休,王文渊当选集团总裁、王瑞华为副总裁。
王文渊是弟弟王永在的长子,王瑞华是王永庆的女儿。
这样的人事安排,谁是集团新舵手,显而易见。
8年6月,王永庆以身家68亿元,位居台湾第二富豪。
哪曾想,刚坐上富豪位置不久,4个月后,王永庆突发疾病去世,享年91岁。
王永庆这一路走来,满是坎坷,但他都挺过来了。
有人说,王永庆站对风口,才有如此的成就,这不可否认。
但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他总能在每次危机背后看到商机。
听过一句话:“你不要浪费一场危机,那都是你成长的最佳时刻。”
当石油危机爆发,同行们全都收手,不敢轻举妄动,可王永庆却抓住机会,趁机吞并其他企业。
那段时间,其他人忙着怨天尤人,收拾残局,而王永庆正默默整顿企业,争取等经济形势变好时,一举打入市场。
人在低谷期,越需要努力,如果只是沉溺在过去的失败,那你很快就会迎来下一个低谷,由此陷入恶性循环。
我一直坚信一句至理名言:“上帝给你一把刀,是因为藏了一块蛋糕。”
当危机到来时,千万别着急找避风港,要在暴风雨里多站一会。
思考危机要教会你什么,在下次机遇来临之前,你能提早做好什么准备。
彼得·德鲁克说:“产生动乱时,最大的危险不是动乱本身,而是人们按照过去的逻辑行事。”
遇到危机时,最怕的就是,你执迷不悟,继续用昨日的大脑思考明日的出路。
危机来临,就是为了给你一个修正的机会,让你慢下来,复盘自我,以此找到下一次出发的方向。
没有所谓的低谷期,也没有所谓的危机,所有的艰难不过是为了登顶所必经的上坡路。
如果你就此停止,就是谷底,如果你铆足劲儿,继续努力提升自己,那就是上坡路。
我很喜欢马克吐温的一句话:
“人生在世,绝不能事事如愿。遇见了什么失望的事情,你也不必灰心丧气。
你应当下个决心,想法子争回这口气才对。”
所以,千万不要放弃,不争馒头也要争口气吧!就算不能赢回来,也要告诉别人,我努力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