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富豪 >> 富豪车标 >> 正文 >> 正文

广州VS深圳,谁更牛还是先来看看这个超级

来源:富豪 时间:2023/1/26

伙伴们,大家好。

前段时间都在讨论越南要超过深圳了,最近又有伙伴问到:广州和深圳究竟谁更牛?

倘若你还在纠结这些问题,那你的格局就小了。

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看:

如果让深圳、广州、东莞等广东城市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组成一个城市天团,那影响力会有多大……

其实就在前段时间发布的《胡润全球富豪榜》中,全球十亿美金的超级富豪有人,光中国就高达人,位居世界第一。

其中,我们的天团——粤港澳大湾区上榜的一共有人。

更令人惊叹的是,大湾区的深圳的超级富豪数量已超过纽约。(深圳人、纽约人)

纵观全球大国经济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发现:

湾区经济简直就是逆天般的存在,甚至可以称为新时代大国经济的战略纵深。

首先伙伴们需要搞懂湾区和湾区经济到底是什么?

其实湾区是一个海湾或者相连的若干个海湾、港湾、邻岛共同组成的区域。

在地理经济学中,BayArea(湾区)是一个迷人的词汇。

代表着宜人的气候、优美的海岸线、繁荣的经济。

当今全球,全球60%以上的生产总值,都聚集在距离海岸线公里的范围内;

95%的生产总值,则聚集距离离海岸线公里的范围内。

而在这些海岸线中,涌现出了四大世界级湾区,堪称世界经济的四大脊梁。

它们分别是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东京湾区和粤港澳大湾区。

在年世界强企业中,这四大湾区就占了99家,接近全球近20%的比重。

显然现在全球经济已然迈入了“湾区时代”。

而在这其中,粤港澳大湾区共有25家企业上榜,数量首超纽约湾区,惊艳全球。

要知道在过去的50年中,美日构建的另外三大湾区独步天下、几乎是无人能敌的。

那我们中国是在什么时候逆袭的呢?

其实在年2月18日,最高层就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由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9个珠三角城市,组成的超级城市天团横空出世。

粤港澳大湾区以香港、澳门与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形成了国家经济大发展中的重要区域。

大湾区和其他三大湾区的基础对比有什么优劣势呢?

首先大湾区常住总人口超过7,万,面积5.6万平方公里。

遥遥领先其他三者,年大湾区的经济规模就超过1.7万亿美元。

领先旧金山湾区,与纽约湾区、东京湾区旗鼓相当。

目前大湾区虽然在总体高校排名与世界强企业数量等方面暂时落后,但增长趋势非常强劲。

因此大量的研究机构极为看好大湾区的未来。

那大家知道中国的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其他三大湾区相比,究竟有哪些独到之处呢?

其实最大的优势就在于:

湾区内的城市定位分工催生出来的完整产业链,而且粤港澳走的是科创带动产业升级的路线。

我们可以从金融、制造、消费和贸易等4个角度来看下粤港澳的城市分工:

香港作为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能为产业创新提供金融资本。

而且同时具备这种能力的还有深圳。

港交所和深交所

深圳的深交所也已经拥有主板和创业板两大股权交易平台,能为国内资本投资创新科技企业提供了动能。

另外就制造业而言,珠三角地区城市群具备领先世界的制造能力。

特别是中高端制造业,比如我们建工的伙伴们熟知的:

东莞的智能装备制造,佛山更是全球铝型材、陶瓷、钢材的制造中心……

所以珠三角强大的制造业,就与以金融、服务、贸易和娱乐业为经济支柱的香港、澳门形成了完美的互补。

同时粤港澳还自带庞大的消费市场。

除了本土消费者,粤港澳地区还吸收了大量的流动人口,每年双11广东省一直以来都是剁手的主力军。

再看经贸方面,作为国际商贸中心的广州,也发挥了巨大作用。

传统的广交会,是全球贸易的重要一环。

而且伴随着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广东的出口贸易地位就越发重要。

再加上RCEP等区域经贸协定的签订,大湾区还将中高端制造业能力与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力通过区域经济进行了融合:

比如说之前讲到越南的时候,我们提到的广东的各类原材料与半制成品,会大量出口到越南等东南亚国家。

借助他们的人口红利来完成终端组装再出口到欧美消费市场。

而大湾区的另外一个优势,就来自于它的科研教育与创新能力。

接下来就不得不提到被海外各家媒体评为“中国硅谷”的深圳。

从改Ge开放前的一座小渔村,到如今成为千万人口的一线城市,深圳只用了40年时间。

年深圳企业总数为家,年这一数据激增至万余家,到了年深圳企业总数已经接近万家。

华为、腾讯、大疆、比亚迪等不断涌现的科技企业,证明了深圳未来一定是大湾区科技创新的核心城市。

从一个荒芜之地变为引领全国的湾区,当然离不开基建狂魔。

这个魔是魔术师的“魔”。

来看下这是深圳的京基大厦↓

楼高.8米,共层,采用的是9.5:1的高宽比,是国内摩天楼之最。

大厦用钢量达6万吨,钢板最大厚度毫米。

荣获中国建筑业最高奖项——鲁班奖,是深圳建筑地标之一。

我想大家也想到了,最后我们要讲的重中之重,就是大湾区的基建。

要想富先修路,大湾区近几年持续的基建发力,也是为未来做足了准备。

光是珠江口就规划了7条公路通道。

而且随着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的投入使用,大湾区间的城际到达时间得以缩短至两小时之内。

一座座跨海大桥,不仅是粤港澳大湾区画卷上的“颜值担当”,更是粤港澳大湾区提速的黄金大动脉。

而这一个个超级工程,也在不断刷新世界桥梁建造纪录,让天堑变通途。

未来的深中大桥通车后,深圳和中山两地甚至可以进入半小时生活交通圈……

而在5G人工智能充电桩、特高压等新基建方面,大湾区也走在了最前面。

不仅实现了大部分区域5G全覆盖,同时也在实现AI赋能智能制造业。

广东省内18万个充电桩安装等新基建也在提速发力……

写到最后的话

面对大湾区如此规模宏大的建设,对于我们基建行业来说,又有什么样的发展契机呢?

其实在这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世界经济已经启动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

全球科技创新角逐的背后其实是各国从资本到创新,再到制造的综合能力的体现。

而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的排头兵未来也必将在世界湾区中脱颖而出。

大湾区的建设任务还很重,仍需要强大的基建力量作为支撑,因此我们可以在这样的历史发展机遇中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机会。

说到这里我自己都想要去深圳落户了……

喜欢就点赞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5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