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富豪 >> 富豪车标 >> 正文 >> 正文

亦庄史话牛家场的变迁澎湃在线

来源:富豪 时间:2023/1/26
                            

前段时间

小亦已经为大家介绍了

大粮台、常庄子、东广德庄

二号村、天恩庄、鹿圈村的变迁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牛家场的历史故事

牛家场

在北京经开区企业文化园的东侧园内,生长着一棵苍老强劲,约有二百多年的古槐,它见证了这里发生的沧桑历史变迁。古树所在的地方称为“牛家场”,过去这里仅住有两户牛姓人家,更早以前,这里曾被成为“南胜庄”。庄园的土地是当年乾隆皇帝特封的,连“南胜庄”之名都是乾隆皇帝御赐的。而“牛家场”当年仅是“南胜庄”的一处场院。有关牛家过去的显赫历史恐怕就更鲜为人知了。

故事要从乾隆三十六年(年)乾隆皇帝发动第二次大小金川战役说起。

大小金川位于四川西北部,住有藏民数万人。当年这里虽受朝廷节制,但仍保留土司制度。因部落之间的矛盾,两金川常发生冲突形成内乱。为此,乾隆皇帝曾先后两次派重兵平叛。经过屡换战将,多次血战,历时五年,终于取得了两次大小金川战役的胜利,为此,清军将士死伤逾万人。

战役胜利结束后,乾隆皇帝对战役的有功将领进行了大张旗鼓的表彰。评定出金川战役五十位功臣,还将各位的画像挂于紫光阁。其中,列位第十的是一位名叫牛天畀(b)的将领。乾隆皇帝对其更是高看,被视为英雄。

牛天畀(-)字罄宜,山西省太谷县范村镇上安村人。乾隆三十八年()5月,牛天畀听到木果木大营情况危急,即率兵赴援。敌兵汹涌而来,牛天畀跃马当先冲了上去。从早晨战到下午,拼死作战,牛天畀受了重伤,仍奋战不止,不料战马累得忽然倒下。牛天畀仍徒手杀敌,最后战死沙场,壮烈牺牲。乾隆皇帝命按旗员一品大臣给以抚恤,赐谥号毅节,下诏把他的画像安放在紫光阁,入祀昭忠祠。并亲自为他撰写了祭文和碑文,并审定了《牛天畀传》。赐其后人世袭骑都尉和云骑尉。这还不算,又在南苑(南海子)皇家猎苑里封给牛家土地二十四顷。为纪念大、小金川之役的胜利之意,特赐名“南胜庄”。由其后人在此耕种放牧,这才有了后来的牛家场。

牛家后人得知在京城皇家猎苑受封土地后诚惶诚恐,迟迟不敢来京受封。直到嘉庆年间,在朝廷的催促下,牛天畀嫡孙牛士良才从山西太谷来京接受封地。

进南苑(南海子)小红门往东不远即是皇家给牛家的封地。到这里一看,眼前是一片杂草丛生一望无际的郊原旷野,确实是耕种放牧的好地方。为了早日把这荒芜之地变为农田牧场,牛士良先雇上百头牛在荒地上边放牧边踩踏,同时雇用数十短工垦荒。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开垦成了大片的牧场和良田。

在经营“南胜庄”的同时,他又在京城里开了两家店铺:位于永定门里的“兴隆粮店”和位于煤市街的“恩源居炒疙瘩店”。很快,牛家成了全京城闻名的富豪。

正当南胜庄牛家的日子蒸蒸日上的时候,牛士良染上了抽大烟的恶习,鸦片的贪婪血口快速地吞噬着牛家的财产。年事已高的长辈和年少的晚辈们只能眼看着南盛庄的地亩一顷一顷地减少而搓手跺脚地干着急。

牛家的日子每况愈下,为了证明牛家仍有实力,牛士良还强撑着为其子牛临祥非常风光地举办了一场大婚庆典。

然而,再大的婚庆排场也难以掩盖因牛士良抽大烟而给牛家带来的衰败。很快,从原有的二十四顷卖得仅剩下六、七顷,并把城里的两家店铺盘给了自已的女婿王胜家。

看到牛家已到了这般状况,在山西老家同是牛天畀的后代实在看不下去了,即由牛天畀另支嫡孙也来到了南胜庄。他们采取的措施就是按老股分家(即老哥四每人六顷)。这才保住了牛家最后的地亩。并在原庄院的东南侧(大槐树东侧)又建起了一座四合院,才形成后来的东、西两家,才保住了南胜庄的一角,这就是牛家场。

最终,牛士良的大烟枪被实在忍无可忍的次子牛椿祥撅断,牛士良终因烟瘾发作悲惨死去。

牛家在败落时,其中一大部分土地最后落在了北辛庄的刘家。新中国成立后,大部分土地被当地政府没收。后来大都划归了南郊农场二分场。牛家场一直住有牛家后人两户人家,年3月,南郊农场扩大,牛家场随同北辛庄、双桥门、南辛庄、闫家场一起加入了农场并转为了居民户口。由于地处偏僻生活不便,上世纪八十年代后,都先后移居到别处了。

如今在原村址上,只有那棵古槐树还顽强地屹立在那里,似乎在向后人诉说着当年“南胜庄”所经历的峥嵘岁月。

▼推荐阅读▼

END

本文由北京亦庄发布

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字:张友才

原标题:《亦庄史话

牛家场的变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