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想变富,可只有少数人成了富人。
是其他人不够聪明,不够努力吗?
真相其实是:他们被自己的认知,困住了。
查理·芒格曾说:“想要得到一件东西,最稳妥的方法就是让自己配得上它。”
这里的“配得上”,指的就是认知。
否则,即使你中了万彩票,也会在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原有的生活轨道,成不了富人。
那怎样的认知,才能让自己“配得上财富”呢?
90岁高龄的巴菲特的人生智慧,给了我启发。
最近心眼儿读了《巴菲特给儿女的一生忠告》,发现股神把自己毕生的认知智慧,都写在了书里,作为升级认知的宝典,传给儿女。其中,他提到有3个认知非常重要:想变富?光埋头苦干真不够!记住这3点,至少能让你少走几年弯路,快速积累出财富!
01认清自己的边界
巴菲特虽然很牛,也曾经历过低谷。
年,互联网行业迅速崛起。
IT产业的爆发性成长,催生了很多世界级富豪,也给更多人带来了“股市疯狂上涨”的红利。
就在大家都看好新兴产业时,巴菲特却说,我不看好。
此言一出,就引来无数的批评。
有人说,巴菲特是为自己错过了“IT风口”而找的借口,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再加上,那年巴菲特的投资收益比往年都低,“巴菲特神话要退出历史舞台了”,很多人在等着看他的笑话。
但是,这些负面言论并没有影响巴菲特,他依然坚持自己的判断,反复重申他对IT产业的不看好。
后面的事情,你就非常熟悉了。
进入新千年,科技股泡沫破灭,很多投资人都破产了,而巴菲特和他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毫发无损。
难道说,巴菲特是先知吗?他怎么知道IT业会大跌?
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他只在自己的能力圈里做事。
IT产业不在他的能力圈里,他既不了解,也没兴趣了解,自然不会投资。
那什么是能力圈呢?
就是你最擅长,最有兴趣做的事情。
你要集中精力把圈内的事做好,至于圈外的事,就最好不要浪费时间和精力了。
这就像棒球比赛中,击球手只有在内击中目标,才能得分。
巴菲特只在自己了解的领域里投资,才使得小钱变大钱,最终积累出惊艳全球的财富。
如果随便来一个球,就打一下,不仅很快会耗尽自己的体力,更容易出现失误,而被三振出局!
这个认知,说起来大家都懂,但具体做起来时,就不那么容易了。
比如说,看着别人买IT股票赚钱了,你能毫不动心?
“不就是计算机嘛,我也用过。”于是就跟着一起投了。
但是,熟悉和能力,并不能简单地划等号。
一个人坐飞机的次数再多,也不代表他非常了解航空业,更不意味着他买航空股票能赚钱。天天刷手机的人,也不会在投资社交媒体这件事上,百发百中。
如果仅仅因为使用过某产品或服务,就觉得自己很了解,应该投资他家公司,就是在能力圈外做事,极易失败!
巴菲特说:了解能力圈的界限,比知道这个圈的大小更重要。
你的时间和才能毕竟有限,一定要聪明地加以分配。好钢用在刀刃上!
所以,不妨现在就拿出纸笔,把你擅长的、做过深入调研研究的领域都写出来。
然后,只在这个范围里投入,你会更容易成功。
02忽略外部评价
在长达几十年的投资生涯里,经历过多次股灾,却依然保持着不俗的投资收益,除了坚持在能力圈里做事,巴菲特还有一个法宝,就是不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