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点》是一部传记片,也能够说是体育励志片,本身这样的题材并没有什么新意,无非就是一个人透过自身的发奋以及一些机遇来到达自我未曾设想过的高度,受人瞩目。但是这部电影却选取了一个不一样的角度来作诠释——家庭的温暖对于一个人的改变。无家可归的黑人大男孩迈克尔有个破碎的家庭,因此沦为孤儿,后被善良的白人家庭收养,并且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这种温暖给了他力量,指引他走向美式橄榄球的舞台,随后的故事便是步步高升、直上云天。在这个故事中,嵌入了三个很具有代表性的符号:低智——迈克尔的智商并不高,甚至有些愚笨,当然这与他不完整的家庭导致他无法正常读书有关;黑人——迈克尔是从黑人的贫民区走出来的孩子,他此前交往的兄弟姐妹也是一些类似混混的黑人青年;白人——收养迈克尔的是一家白人,夫妇俩有一个女儿一个儿子,家境很好。因此由这三个符号组成的一个关联也便跃然纸上:低智的黑人迈克尔在幸运的际遇下,走出了黑人贫民区,进入了白人上流社会,从而得以平步青云。
乍一看这个故事的脉络显得十分温馨,然而实质上这部影片的本质是对于美国人的激励以及对于美国的歌颂。关于反智这个问题,前文已经讲过,不再赘述。下方说说白人与黑人的问题。众所周之,美国是个移民国家,也是世界各色人等的杂居地,算是一个小世界。而在美国社会中,真正占据主导地位的还是白人。长久以来,有色人种一向都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这也造成了必须程度的社会不和谐。正如片中迈克尔以前生活的环境中那些游手好闲的黑人青年,他们是整个社会的不安因素。因此,尽量消减种族之间的对立情绪是保证美国国内团结一致应对当前危机的重中之重,如果在经济危机泛滥的同时,种族斗争愈演愈烈的话,美国就必定岌岌可危了。
在这个前提下,我一向都认为有着黑人血统的总统奥巴立刻台也带有很浓烈的利益符号性——作为美国大脑的白人大财团期望用这一举措来巩固美国白人阶级与有色人种之间的关联,从而起到避免后院失火的作用。在这部电影中这种思想也得到了必须程度的体现,片中安排了几场迈克尔的白人养母与贵妇人之间的饭桌谈话,围绕的核心就是这个黑小子是不是适合进入一个白人家庭,最后的结果是养母力排众议,将迈克尔视同己出,全身心的像爱自我的儿子一样爱他。我想这也是对于黑人的警示与激励——咱们肤色不一样,但是咱们能够在同一个家庭(美国)中相亲相爱。
正如《阿甘正传》中所弘扬的憨厚、朴实、勤奋的美国精神一样,这部《弱点》中也在弘扬一种家庭的爱。正是正因这种爱才使迈克尔有了在球场上战斗的动力。他的养母告诉他,“你要像保护家人一样保护你的队友。”而放眼望去,球场上清一色的全是白人,只有迈克尔自我是个黑小子。也许有人会觉得这部取材于真实故事的传记片被我这样讲有点牵强附会,但是如果仔细的去看这部电影,就会发现这绝对不是简简单单的一部体育励志片,至少在我看来如果我所说的这一切都是巧合,那未免也太巧合了。片中对于白人阶级与黑人阶级的刻画与描述也绝不仅仅仅是巧合,而是煞费苦心的设置。
无论是低智还是黑人与白人的和谐相处都具有必须的现实反讽精神,全然没有力量的影子。
而这部电影之因此能够成为像《阿甘正传》一样的精神寄托,正是其在片中用了绝大部分的篇幅所表现的家庭。家庭的和睦与愉悦能够使每一个家庭成员具备更加旺盛的精力与更加愉悦的情绪投入到自我的学业与事业中去,而在片中所着力刻画的这个白人家庭就是这样的典范。细细想想,会发现这部电影中的这个家庭有点太和睦了:父亲母亲、女儿儿子,典型的儿女双全,家境富裕,无忧无虑,典型的衣食无忧,更加令人觉得反常的是一个黑人大儿子的加盟完全没有给这个家庭带来任何的不和谐,母亲一句话,全家赞成,这不禁让人觉得这个家庭实在太团结、太和睦了。
站在常人的立场来想,我觉得母亲出于母爱收留迈克尔的行为能够解释,随后她的家庭中应当有必须的排斥心理,这种排斥心理就像咱们体内进入异物后白细胞统统出动准备抗敌一样,这就必然会造成一次家庭内部的争论甚至是争吵,然后是随着慢慢的接触并进一步理解了黑人迈克尔。然而在这部电影中,一切都似乎是顺理成章的,母亲带来一个黑人大儿子,还有点智障,一家人拍手叫好,几乎完全没有异议。最鲜明的是一家之主的父亲很痛快的理解了这个大儿子,大家不觉得这似乎有点太顺利了吗?看到那里,我似乎看到了一幅很搞笑的画面:腰缠万贯的白人富豪们拍着贫民窟里的黑人小孩的脑袋,语重心长的说,孩子,咱们是一家人,此刻父亲那里出了点经济上的危机,你要乖乖的,不好乱闹哦,来,给你两个烧饼吃。当然,你能够把这个纯粹当做我的臆想,但是剖析一下美国资本家的真面目,他们就是这样一幅嘴脸。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