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周六下午的6点整,来聊聊这一周。
早上醒来7点整,太阳已经很高,所以没跑步,又躺在床上刷了2小时手机,完全没有起床的动力,因为——累。
我知道躺着玩手机会更累,但没有任何可以让我把一口气提起来的事儿,直到想起,不然包饺子吧。于是洗澡、核酸、菜市场买菜。
我需要一项活动来缓解疲惫,躺着、刷剧,这类耗费精力的事儿,只会加剧疲惫。包饺子是不错的选择,劳动量既不会超负荷,又能让我动起来,有创造的感觉,还能让我听博客,沉浸在某个世界中,回收心神。
上学起,会读一些工具书,前些年,整个社会都进入了知识焦虑的浪潮,所以得到等平台兴起。曾经我也是得到的付费用户,期望用最少的时间获得质量更佳、数量最多的知识。
但,可能我的学习动机不够强烈。使用这类音频的场景,本就是无法坐下来干整件事的碎片化时间,既然是碎片化的,那注意力质量是非常低的,而得到的宗旨就是把一本书或一门学科最“精华”的东西给你,知识密度过大,没有一句废话。
我在每个碎片化时间听时,常为我吸收不了,浪费了知识,更浪费了金钱而愧疚。
渐渐地,我使用得到的频率越来越少。当然,最重要的是,这些知识并没有给我的生活、工作带来改变,而不能带来改变的知识,只是信息。
我开始成为喜马拉雅的重度用户,听了几百集《冬吴相对论》《晓说》,正如梁冬所说,他的节目就是陪伴听众度过开车、睡前等时光,可能大部分对话,听众并没有认真听,但是偶尔某个信息能点亮听众,就已足够。
最近,我成了小宇宙——一档专门听播客的APP的重度用户。《冬吴》《晓说》是广播、电视媒介时代的产物,小宇宙应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播客,洋气点儿的说法是podcast,舶来品。
我没深究过,播客这种媒介形式出现的社会渊源。社会节奏越来越快,人们时间越来越碎片化,这是得到大行其道的时代背景。而播客动辄1、2小时,人们哪有那么长时间,去听信息密度没那么高,也没那么精致的个体表达呢?
可能大家跟我上述提到的原因一样,生活很累,想听些压力没那么大的。
另外,我隐隐觉得这和我内在精神状态是相关的。
前一个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在提升技术效率,想用工具解决生活问题。但发现,人生过于复杂。
举个简单例子,如果我们发现总是被事情追着走,可能会意识到需要学习一下“时间管理”,如何好好利用时间之类的。但真相是,时间是不可管理的,能够管理的只有你自己(by李笑来),或者说,时间管理的深层是精力管理,再深层一点儿是人生选择——你对事情优先级的安排,你对所做的事儿的接受度,你是否有passion,背后体现的是你本人的价值观,再往深挖,可能是哲学上的问题,你要回答——你是谁,从哪儿来,到哪儿去。
阐述有点儿糙。总之,想表达的是,很多事情并不仅仅是表象,当你探寻时,会发现好像所有答案都逼近哲学。
如果仔细体察,我能感受到自己内在精神状态、阶段的不同,虽然我不太能用精准的语言来总结这种不同。这种发现,会稍稍给自己带来一些安慰,随着时间流逝,我没有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我除了变老,终归还是有些不同的。
最近一段时间,几乎每天都听到的一档播客——《得意忘形》,主播张潇雨,人称张老师。最初发现他,是我在不同播客中,总听到人提起“张老师”,这终于引起了我的兴趣。后来发现,我早就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