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社会经济发展飞速,今年上半年我国的GDP达到了8.万亿美元,也就是大约53万亿人民币,其中上海以约2万亿的GDP在城市中排名第一,北京以.0亿元排名第二,紧随其后。
经济如此繁荣的现在,比起打工,很多人会选择做生意来实现人生的财富自由。对于想要创业的普通人来说,靠贷款来作为自己的启动资金也是一种普遍的方式。当然很多人都希望能够遇到人生中的伯乐,对创业的前期能够自己进行投资,可以减轻自己的很大压力。
而在商场上,资本也会对其看好的行业进行投资,以此来收获收益。现在就有这样一个私募投资机构,虽然它的名字在大众中的知名度不是很高,但是它的合伙人全部是大佬,这就是“云锋基金”,而“云锋基金”名字里的“云”字就是马云,那么这个“峰”字指的是谁呢?他就是前聚众传媒创始人虞锋,云锋基金的联合创始人,现担任云锋基金的主席。
年下海经商,进入传媒行业
虞锋出生于年,他出生于如今经济高度发达的上海,年以研究生学历毕业于复旦大学。令人意外地是,如今的商业大佬在学生时代读了7年的哲学。
毕业后,他进入了一家国营企业,凭借自己的能力很快升到了经理的位置,并且去世界顶级商学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学习。可能是在商学院里开拓了眼界,虞锋对自己当时处境并不感到满意,于是他趁着当时全国创业的热潮,选择了辞职下海经商。
年,虞锋进入了传媒行业,并在3年后创立了聚众传媒,开启了在电梯上播放广告来进行推广宣传的业务,这种电梯广告的模式当时在美国已经流行起来,而在我国则是刚刚兴起。
被分众传媒收购
那时,聚众传媒的主要竞争对手就是分众传媒,二者一直在抢占行业第一的位置。年,分众传媒率先在美国上市。正当外界以为聚众也在紧锣密鼓准备上市时,却传来了聚众被分众收购的消息。
年,分众传媒以3.25亿美元收购了聚众传媒,按照当时的汇率也就是大约21亿人民币。虞锋曾经表示,聚众如果上市,那么最后的结果就是不断烧钱与分众抢占市场,但这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是没有益处的。
也许是因为哲学专业带给他的思辨能力让他选择了拒绝这种无意义的竞争。据说当时分众选择用金钱和股票两种形式来完成3.25亿美元的交易,而虞锋选择了股票,获得了分众约8%的股份,身价达到了16亿。
进入资本市场,成立云锋基金
同在年,虞锋在投资华谊兄弟时,认识了马云。二人结识3年后,在年共同创立了云锋基金。“云”和“锋”二字不仅取自两人的名字,同时也有“云展未来,锋收天下”的含义。
云锋基金成立后,凭借着二人的能力和资源,很快开启了其投资的道路,对很多项目都进行了投资,比如阿里巴巴的新零售、菜鸟网络、宁德时代、猿辅导等等,其涉足的领域包括互联网、金融、物流甚至教育等等。
外界以为二人的合作肯定是以马云为主导,但实际上在GP股份中,虞锋所占的股份才是大头,占到了60%,马云只占40%。而且,现在云锋基金和合伙人不只有马云,还有很多其他商业大佬,比如曾成为四川首富、现在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还有巨人董事长史玉柱,以及汇通达的汪建国等许多大佬。
现在云锋基金通过借壳“云锋金融”的方式完成了上市,根据云锋金融中期报,其收入达到51.6亿港元,换算成人民币约为42.8亿元。截止到10月12号,其市值达到了80.45亿元。在《新财富强富豪榜》,虞锋凭借.5亿财富位于位,比任正非的.3亿元财富还要高出8亿多财富。
现在的云锋基金拥有如此“识货”的大佬,可以说他们投资的行业除了资金,在其他方面也会得到一定的帮助。换种说法,通过云锋基金的投资方向,或许我们可以预测行业的发展趋势。
对于这位投资界的富豪,大家有什么看法吗?欢迎留言讨论。
(本文由财经先声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7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