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加七有一句老话,叫做站在风口上,猪能飞上天,现在猪肉的价格真的“飞”起来了,与此同时,“起飞”的还有养猪股和养猪业的富豪们。有调查机构统计,年猪肉价格上浮的同时,统计中的18只猪肉概念股中有17支的股价节节攀升,有9支股票的股价至少翻了一番。在猪肉概念股中,表现得最亮眼的当属河南的“养猪大户”,股价从年前的每股15元左右,上涨到了每股74.4元,大约上涨了5倍。而近日其创始人秦英林的身价也开始暴增,再次刷新了河南省首富的身价。据了解牧原股份的董事长秦英林,旗下公司总市值达到亿元,成为河南省至今为止,第一个突破千亿身价的首富。放弃铁饭碗,回老家养猪其实,秦英林的创业之路十分艰辛。秦英林出生在河南南阳的一个小村庄,从小家境贫困,他的祖辈世世代代都在种地养殖,秦英林的学费就是由他的父母养鸡养猪攒下来的。虽然从小学习成绩优秀,但是秦英林一直不想读书,就想要回家养猪帮父母赚钱。17岁时,秦英林放假回家,他和父亲讨论了养猪的问题。父亲听完他的话后,决定拿出他所有的积蓄,花元买20头猪回来饲养。由于缺乏养猪经验,20头猪死了19头,损失了所有的钱。钱赔完之后,这个家庭再也没有提到养猪。他们还劝秦英林努力学习,考上大学才是出路,不要再考虑养猪了。秦英林高中毕业后,有机会保送到河南大学,但他选择了河南农业大学。因为他也想通过养猪致富,只有考农大,才能学习到相关的专业知识。大学毕业后,秦英林被分配到当地一家食品公司工作,并且考上了公务员。第二年便和同是公务员的钱瑛结婚了。两人都是大学生,还都被公务员录用了。双方家里非常满意,村民们也非常羡慕,但是秦英林仍然想养猪。年,为了赶上下海经商潮,秦英林和他的妻子在全家的压力下,辞去了工作,回到村子里养猪。当时,没有钱,从朋友那里借,从家人那里借,大约凑了4万元,建了一个养猪场。秦英林现在市值千亿的上市公司,是由当初22头小猪仔一步步扩张得来的,养猪场开放后,刚买进的22只猪,却因为疫病“全军覆没”。这次打击之后,他调整思路,专门组建团队开办“科学养猪”,秦英林几乎全身心投入其中,整天围着小猪仔转,他每天记录每头猪的食量、生长速度,还用营养学理论配制饲料。经过一次次克服困难,和对生猪的精心照料,猪场再也没得过大规模的疫病。年,秦英林养猪厂从头猪增加到头,总资产达到了万元。在当年,这可是一个天文数字。靠着养猪成为了首富据统计,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消费国,也是最大的生猪养殖国,科学的养殖方法再加上庞大的市场需求,业内对牧原食品的前景十分看好。年,秦英林的牧原股份上市刚上市就连日涨停,市值一度达到83.88亿元。那一年,秦英林和他的妻子第一次出现在胡润富豪榜上,拥有90亿的家庭。年牧原食品的营收突破了百亿大关,从牧原食品IPO之后秦英林和钱瑛夫妇已经多次蝉联河南首富。年,他们在这份榜单上的排名升至第70位。可以说,白手起家的秦英林实现了身份的根本转变,成为了河南本土企业家的代表。而在今年,牧原股份的股价大涨,这位养猪界的首富成为了河南首个千亿富豪。其实国内生猪产业是经历了4个“猪周期”,猪肉价格的上涨也是由于猪周期。猪周期是指每当市场价格较低时,农民就会减产,导致市场供应不足,供应不足就导致肉价升高,肉价变高后养殖户又大量增产,增产导致供大于求,肉价又开始下跌。循环往复,形成一个“怪圈”,这就是猪周期。作为最古老的一批养殖企业,他们掌握了市场规律。牧原由于规模大,养猪成本分摊较低,每当迎来猪周期时,生猪价暴跌,别人家都开始杀母猪减产,牧原不但能抗住猪周期,还能低价买猪进行扩产。等到猪价暴涨后,再大赚一笔,别人家这时才开始增产,他们早就把猪都清完了。畜牧业面对猪周期采取的方法是“逆周期”的,所以当猪肉价格大幅上涨时,他们公司的效应也会增加,股价也翻了5倍。许多投资者对股票持乐观态度。不过,猪肉价格持续上涨虽是机遇,但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虽然公司的股价上涨了很多,但根据公司年上半年的财务报告,还是能够看出很多问题的。牧原股份在今年上半年净亏损1.56亿元,这是公司上市以来的最差业绩。猪瘟的影响还将持续,这是危机,也是机遇。如何让消费者信任牧原股份的产品,提高生猪出栏率,是秦英林和牧原股份接下来的工作重点。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其实养猪也是一门大学问。对于河南这个新晋的千亿首富,秦英林夫妇,你有什么看法?本文由不凡智库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7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