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柳洋
继康美药业、康得新材“造假案”之后,年,又一A股财务造假案被爆出。2月14日,证监会开出年第一张罚款单,此次罚款的领受人是我国化肥行业龙头企业金正大。处罚函显示,金正大通过与供应商、客户等外部单位通过虚构合同,空转资金,开展虚假贸易业务等财务欺诈行为虚增收入。年至年上半年,累计虚增收入.73亿元,虚增利润近20亿元。
也就是说,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金正大在6万股东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了巨额财务造假。值得注意的是,这起财务造假案涉及以董事长为首的整个高级管理团队,这是一起有预谋、有计划的系统的金融诈骗案造假,规模直追康美药业,操作复杂性远超康得新。
最终,证监会决定责令金正大改正,并处以万元罚款;董事长万连步被禁止入市10年,参与造假的7名公司高管共被罚款万元。据多位律师透露,金正大的部分投资人已经准备起诉,单个投资人的最高索赔额超过万元。曾经的复合肥一哥,究竟为何要造假?
打破国外垄断研制控释肥,市值最高达亿元
年,万连步出生在山东临沂一个普通的家庭。他的父母都是老实的农民,一直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少年时期的万连步非常爱动脑筋思考问题,有一天他路过田野,看见农民为棉花产量不高而发愁,便上去询问原因,这才了解到由于当时缺少对应的化肥,因此产量不佳。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控释肥的原料掌握在外国人手中,市场被外资垄断,价格让很多农民望而却步。聪明的万连步嗅到了商机,立志要自己研制一种便宜又好用的化肥。他头脑活跃,当时想出了很多赚钱的方法,回收旧塑料和轮胎,然后高价转卖给别人。
倒卖赚到的第一桶金,成了万连步的启动资金。年,万连步在一个简陋的作坊里开始了他的创业之旅,成立了金正大股份有限公司。在万连步的引领下,金正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基地也逐渐遍布了全国各地,“金正大”、“金大地”、“沃夫特”等化肥品牌也为农民所熟知。
年,在万连步的带领下,金正大研发了自己的控释肥,打破了国内控释肥市场被外资垄断的局面。金正大控释肥价格比国外产品低一半,这无疑给众多农民朋友带来了福音。因为这意味着农民朋友可以用更少的成本保证生产,不再需要花大价钱购买外资企业的控释肥。
金正大在年盈利近万元的时候,敢于研发总投资上亿元的控释肥,而最终的结果也证明了万连步此举是正确的。不仅如此,金正大还建设了全球最大的控释肥生产基地。
正是因为金正大打破了外国控制和非垄断状况,他连续9年被选为国内肥料市场的“巨头”。当时,万连步也因为这一成绩被选为“中国复合肥大王”,此时的他风光无限。在年金正大上市之后,业绩更是连续上涨5年,该公司营业收入从54.79亿暴涨至.48亿。与此同时万连步的身价也直线提升,年,万连步登上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位,还当选了山东临沂首富。
财务造假亿元,万连步被罚10年市场禁入
但是,金正大并未能够延续传奇。年后,国内化肥行业供需反转,统计显示,当年该行业的生产能力为2亿吨,但销售量仅为万吨。作为产能过剩的行业,国家逐步取消了对该行业的优惠政策。各种因素叠加下,金正大年业绩爆雷,营收从上年的.85亿元跌至.63亿元,净利润从9.55亿元跌至亏损.35万元。
面对行业的剧烈调整,金正大并没有像当初做控释肥那样选择攻坚克难,而是在财务数据上耍花招。数据显示,年至年上半年4年,金正大及部分子公司通过与供应商、客户等外部单位虚构合同,虚增收入.73亿元,并虚增成本.84亿元,虚增利润19.9亿元。其中仅年虚增利润就达10.45亿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99.22%,金正大造假程度堪称乐视第二。
此外,自年7月起不到一年时间,金正通过4家银行向7家涉及虚假贸易业务的公司开具商业承兑汇票,未经会计处理,导致其年年度报告中的应付票据及其他适用票据被虚假扣除征收9.28亿元,而这个数据在年半年报中又增加了1亿元。
但是,在整整三年半的时间里,金正大财务造假一直没有被发现,直到年该披露上一年财报时,金正大的年度报告迟迟不见披露。两度延误后,金正大于当年6月30日披露了财报,还被审计机构出具了“无法(拒绝)意见”,至此,金正大财务造假露出了“马脚”。年9月15日,中国证监会对金正大立案调查。年5月,中国证监会公布了金正大《关于行政处罚和市场禁入的预通知》。至此,金正大财务造假大白于天下。
不仅如此,在调查过程中,调查人员还发现金正大未按规定披露与诺北丰农业有限公司的关联关系及关联交易。年至年的两年时间,金正大向诺贝丰转移总额近89亿元,并谎称是预购,而诺贝丰的实际控制人是万连步的妹妹万雅君。
从年到年,金正大的财务造假事件被隐藏了六年。如今一朝暴露,在股价暴跌、涉嫌虚假交易、伪造业绩、股东巨额占款等一系列问题面前,金正大面临的不仅仅是退市风险,这一出影响大且恶劣的造假事件也让万连步的影响跌倒了谷底。
造假事件几乎涉及金正大所有高管,最终实控人万连步被采取10年市场禁入措施,李计国被采取5年市场禁入措施,唐勇被采取3年市场禁入措施。而他们面临的罚款总额共计万元,这一数额在造假亿元面前显得微乎其微。
从昔日的“复合肥王”到如今的“第二乐视”,金正大印证了那句“人心不足蛇吞象”这句话,最终受害最深的还是6.44万股民。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