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富豪 >> 富豪车标 >> 正文 >> 正文

谭长安当过兵发过财,花百万给员工买衣服,

来源:富豪 时间:2023/1/20
北京最好的手足癣医院 http://m.39.net/pf/a_9152858.html

他,17岁入伍,扛过枪、杀过敌,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34岁,因为一次意外的请客,无意中找到了创业方向。

44岁,名下资产超过百亿,而他自己也因20亿的身价,登上了胡润富豪榜。

然而,短短不到4年的时间,这座“百亿餐饮帝国”竟然轰然倒塌:“连我自己都被震惊了!”

不仅门店一个个被关停,就连公司商标也被挂到了网上公开拍卖,用来还债。

“最窘迫的时候,我包里连一块钱都没有。”

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个品牌,就是曾经甩“海底捞”几条街的谭鱼头。

而这个人,则是谭鱼头的创始人,谭长安。

年底,谭鱼头的年营业额,就已突破3亿。

当时的海底捞,才刚刚开了第二家分店,并且连年亏损。

而如今,海底捞独霸“火锅一哥”的地位,谭鱼头则早早地消失在公众视野中。

都说创业就像打仗。

可在战场上没输给敌人的谭长安,为何会在商场上一败涂地?

如今,年近花甲的他,身背负债,落魄无比。

虽有东山再起的想法,却也是困难重重。

堂堂身家过亿的大老板,为何混得如此下场?

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有创业想法的小伙伴们,不妨花几分钟了解下“火锅大王”谭长安的跌宕创业史,从而帮自己避开大坑,少走弯路!

01枪林弹雨中的强大内心

出生在年的谭长安,来自四川巴中市平昌县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

从小家里穷,十一二岁,他便跟着大人倒卖布票、化肥、胶卷,甚至还摆过地摊,给别人修理小家电。

总之,只要是能赚钱的事,谭长安都愿意去试一试。

到了17岁,听说当兵管吃管住,还有补贴,谭长安便头也不回地就报了名。

可谁知,当兵不光是扛枪走正步,而是要真刀真枪地上战场。

“每次上战场前,我们都要写一份绝命书,就相当是遗嘱了。”

“每个人兜里都装着一个大塑料袋,如果看到战友牺牲了,就用这个裹着扛回来。”

在当兵的十多年里,谭长安扛过很多战友,也总会想:下一个,是不是就轮到我了?

好在,吉人自有天相。

谭长安扛过了枪林弹雨的考验,也锻炼出了超乎常人的强大内心。

在生死边缘走过一遭的人,似乎没有什么困难是不可逾越的。

除了穷。

02开店3天,遭遇危机

年,而立之年的谭长安从部队转业,被分配到四川航空公司做文员。

“我也知道在这里干稳定,但是家里弟弟妹妹都等着用钱,所以我必须要创业。”

于是,在航空公司干了没一个星期的谭长安,便辞职下海经商了。

可是,自己到底能做什么呢?

毫无头绪的谭长安,拿出自己仅有的块转业安家费,又找朋友东拼西凑借了2万块钱,租下了成都百花潭附近的一家门面,准备开汽车修理厂。

可就在开业的前一天,他又突然变卦了。

原来,为了给第二天开业做准备,谭长安提前招呼了一帮朋友,到成都最有名的鱼火锅店吃饭。

菜上齐了,很快地,一群人就把鱼火锅吃得干干净净。

“这还有两块鱼头,谁吃?”

见没人搭话,谭长安便自己把两块鱼头都解决了。

这一吃,可不要紧,他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

既然鱼火锅这么受欢迎,为什么没人专门做鱼头火锅呢?

机会来了,挡也挡不住。

谭长安当机立断:汽车修理厂不开了,改做鱼头火锅!

可谁知,开业没3天,问题就来了。

原来,当时媒体针对成都遍地火锅店的现状,爆料说:火锅行业的底料大都是反复使用,甚至用的是地沟油,卫生和健康情况让人堪忧。

一下子,所有人都不敢吃火锅了。

刚刚起步的谭长安,也同样受到牵连,一天下来,流水都不够交房租的。

怎么办?

很多撑不下去的火锅店都关门大吉了,还美其名曰:及时止损。

可谭长安没有用过地沟油,他怕什么呢?

于是,他决定,推出“透明厨房”计划。

谭长安把店里的厨房,四面都换上落地透明玻璃。

让顾客一进门就能看到厨房的所有操作过程。

不仅如此,在当时红油锅底满天飞的火锅界,谭长安还创新性地推出了“一次性清汤火锅底料”。

就这样,从汤底到厨房卫生,谭长安让顾客吃得安心、放心。一举打造出了“鱼头现宰,锅底现炒,保证您的鱼头火锅绝对新鲜”的好口碑!

这一弄可不要紧,让本来已经凋敝的火锅行业,瞬间又恢复了活力。

谭鱼头的门口,从早到晚都有人在排队。

甚至还把“倒票”的黄牛都吸引来了,光一张座号,就能卖到30块!

谭鱼头,彻底火了!

穷人眼里的风险,在富人眼里,就是机会。

本来刚开店就遇上了整个行业不景气,搁别人估计就要开始抱怨自己“点背”,没选好时机。

而在谭长安眼里,这样的危机,恰恰是一次弯道超车的好机会。

一方面,新闻报道帮他扫除了很多竞争者;

另一方面,舆论宣传也帮他树立了鲜明的特色标签。

一次负面危机,就这么被谭长安用一石二鸟给化解了。

很快地,谭长安便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万。

然而,随后发生的事情,却差点让他和他的谭鱼头,走向绝路。

03疯狂发展连锁

年6月,谭长安第一次将谭鱼头带出了四川,在北京东直门开了第一家省外分店。

之后,谭长安便一发不可收,以8天开一家分店的速度,将谭鱼头的旗帜插遍整个北京。

稳住北京后,谭鱼头又开枝散叶,依次向北京周边城市延伸,从南到北,从东往西。

不到3年的时间,谭鱼头在全国58个大中城市,开设了89家连锁店。

而一家店的年纯利润,就能达到万。

谭长安也因此一手缔造出了60多个百万富翁。

然而,钱赚到了,很多人却不开心了。

原来,当时谭长安采用的是“连锁加盟”模式:

以管理技术入35%干股,不需要加盟费,便可以开一家谭鱼头连锁店。

也就是说,加盟店的三成利润,最终要交给谭长安。

刚开始,新店需要扶持,拿出一些利润自然无可厚非。

但时间长了,所有操作都驾轻就熟,再让店主出让这些利润,他们就开始觉得“肉疼”了。

“我出钱开的店,凭什么赚万要分给你35万?”

于是,便有了“14位连锁店法人代表入四川讨伐谭鱼头”事件。

情急之下,谭长安只得采取退让的方式,降低干股比例,下调原材料售价,才暂时将事件平息。

为什么说是“暂时”呢?

因为谭长安并没有想真正出让利润,只是,他还需要时间。

“太悬了,谭鱼头差点一夜之间就没有了!”

“损失了几千万,否则谭鱼头发展得会更快。”

经过这次事件,谭长安明白了一个道理:

要在中国做连锁,就一定要有自己的直营店、控股店!

于是,他开始着手投资自己的店铺,或者直接从合作商手里回购。

很快地,谭长安手里就有了四五十家直营店,这下子,他腰杆就硬气了:

“现在有那么多控股店,加盟多一家少一家,我无所谓。”

就这样,谭鱼头的加盟干股又涨回了35%,原材料成本也逐渐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谭长安一步步摸索到了“靠资本运作赚钱”的套路。

到了年底,谭鱼头年营业额突破3亿,甩开还处于亏损的海底捞几条街。

不仅如此,谭鱼头还与国际巨头IBM联手,将信息化管理系统,引入到了火锅店的管理和运营,打造出了一套在今天看来都非常先进的“数字火锅”技术。

年,谭鱼头年产值达8亿元,总资产近百亿。

谭长安也揣着20亿身家,登上了胡润“餐饮富豪榜”第三名。

从一个农村穷小子,摇身一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富翁。

而谭长安的野心,也膨胀到了极限。

他要做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谭鱼头”的餐饮帝国!

可谁知,老天给的运气,都是有数的。

手握亿,事业一路顺风顺水的谭长安,又开始闷闷不乐了。

04坎坷上市路

此时,躺在金钱堆上的谭长安已经飘飘欲仙了,但他还有一块心病,就是——上市。

谭鱼头只要一天不上市,他就总觉得还有事没做成。

其实早在年,顶着非典的冲击压力,谭长安就已经开始布局。

他在香港一口气开了3家分点,全部都是照着上市的标准来做,目的就是为了给“上市”铺路。

万事俱备,就等东边的小风吹起来。

年,谭长安终于等来了个绝佳的上市机会。

当时,一家叫做福记食品的公司向香港高等法院申请清盘。

只要能顺利将其拿下,谭鱼头就能借壳上市。

然而,不怕神一般的对手,就怕猪一般的队友。

谭鱼头的一个内部员工没等开标,就四处宣传收购方案,结果,引来一大批内地餐饮大佬。

无奈之下,谭鱼头只得铩羽而归。

后来,在年又出现了一次借壳的机会。

却因为同样的原因,让谭长安被他人截胡,与上市二次擦肩而过。

越是得不到的东西,就越有一种致命的诱惑力。

谭长安决定:跟上市死磕下去,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既然借不到壳子,那就干脆自己IPO。

年,他找到一个香港风投公司,跟对方签了对赌协议。

风投一次性投入万美金。

谭鱼头在3年之内达到盈利目标,在香港A牌上市。

如果没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目标,谭鱼头将面临天价赔偿金。

结果,风投刚投了万美金,谭长安就已经把万美元的份额都打满了。

平米以上的店,一口气开了4个;一个北京亚运村旗舰店就投资上亿!

可人算不如天算,投了万美元的风投,迟迟不拿出另外的1万美金。

谭长安就只能用自己的钱往里填窟窿,很快地,谭鱼头的资金链直接崩断!

屋漏偏逢连天雨。

这时,谭长安给弟弟担保的1万贷款,也出了问题。

由于没有按时还上,他被追债公司告上了法庭。

“谭长安欠钱,被人给告了!”

一时间,谣言四起,再想从银行贷款出来,更是难上加难!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短短4年的时间,谭鱼头从餐饮大鳄,直变成衣衫褴褛的乞丐。

再加上,此时的海底捞借机将服务优势无限放大,一举成为火锅界的“新一哥”,直接将谭鱼头打得毫无翻身余地。

年8月,谭鱼头关闭了成都的最后一家店,一切归零。

05重新出发

你可能会觉得,谭长安的失败,是因为对“上市”太执着了,最后这步又走得太险、太急了。

实际上,对于经常混迹于赌场的他来说,风险越大,就意味着获利越多。

只不过,让谭长安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次运气被用光了,才会把家底赔了个精光。

曾有谭鱼头的员工爆料说:谭长安在澳门的时间,比在公司呆得还长。

而面对记者的追问,谭长安也丝毫不回避自己“好赌”的问题。

“但是,不是像你听到的那样,实际上我一直是赢的。”

每次在赌桌上赢了钱,谭长安见人就发钱,你10万,他20万,出手极为阔绰。

同时,他对自己的员工也非常大方:“每年光买衣服,就要花掉几百万。”

只可惜树倒猢狲散。

谭鱼头衰落后,当初的酒肉朋友都像躲瘟疫似的躲着谭长安,更不会有人主动伸手帮他一把。

越是在逆境,你越容易看清楚谁是真朋友。

而当谭长安把赌场的那一套带到商场上时,就注定了他的悲剧结局。

不过,天性喜欢“折腾”的谭长安,可不会这么轻易认输。

年11月24日,一条短视频,让无数网友认识了一个曾经的餐饮大佬——谭长安。

57岁的谭长安,把自己创业的沉浮经历,拍成短视频发布到网上,一时间获得无数粉丝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