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陈光标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他是一个白手起家的富豪,曾因高调捐款,成为了不少人口中的中国“首善”。后来,他为何选择低调?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陈光标遭到了很多人的质疑。有人认为,陈光标高调捐款是为了出名。也有人认为,他就是一个沽名钓誉的骗子。
从中国“首善”沦为别人口中的骗子,陈光标究竟遭遇了什么?
公开资料显示,陈光标出生于年,老家在江苏省泗洪县,他的原生家庭非常穷苦,完全可以用穷困潦倒来形容。
因为总是吃不饱穿不暖,陈光标的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先后饿死,他本人也因为生活艰难,受了很多委屈,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自暴自弃。
努力挣扎了一些年后,陈光标被省吃俭用的父亲送去了学校读书。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陈光标的个人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
他很清楚,想要摆脱贫苦的生活环境,必须不断努力打拼。不然的话,只能一直在底层吃亏受累。
13岁那年,陈光标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趁着暑假四处贩卖冰棍。那时候,陈光标每天都要骑着自行车跑十几公里,一天忙下来,经常累得腿脚酸软。
即便如此,陈光标也没有叫苦叫累,他每天早上都会强迫自己打起精神,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努力工作赚钱。
最终,陈光标不仅赚到了自己的课本费,还用手中的余额,帮同样贫穷的邻家孩子也交了课本费。或许,从那时候开始,陈光标的心中,就有了行善的种子。
因为手里有了一些钱,陈光标吃的食物,稍微丰富了一些,原本有些瘦弱的他,由于摄入了较多营养,身体发育逐渐加速,力气明显增加。
后来,陈光标惊喜地发现,贩卖粮食比较赚钱,于是做起了贩卖粮食的生意。
刚开始时,陈光标忙碌一天,只能赚几块钱,勉强能维持生活。身边人都劝他放弃这个行业,去做其他有价值的事情。
陈光标认为,他之所以没有赚到钱,是因为不了解行情,若是直接退出的话,会错失很多机会。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陈光标更加努力地研究市场,积极学习各项知识。
功夫不负有心人,陈光标的粮食贩卖生意越来越好,行情比较好的时候,他一天就能赚多元。只用了一个暑假,他就赚到了2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陈光标虽然一直在忙着做生意,但是他并没有彻底荒废学业,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高中毕业后,他因为成绩相对不错,考入了一个中医药学院。
努力学习了几年后,陈光标懂得了很多医学知识。有一次,他因为外出办事,发现了一种检验耳穴疾病的探查仪。
陈光标觉得这种仪器很有前景,于是花钱买了一台。不过,他没有直接拿着仪器帮别人做检测。
当时,这种探查仪还有很大的局限性,用户进行检查后,还需要找专业的人帮忙解答。这样的操作模式非常繁琐,很多人因为嫌麻烦,不愿意进行相应的检测。这个痛点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行业的发展。
陈光标很清楚,自己要想靠着这个仪器赚到钱财,必须解决这个痛点问题,不然的话,很难获取大量的客户。
想明白这一点后,陈光标专门花钱请了一个专家,让他帮自己改造仪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陈光标不仅解决了之前的痛点问题,而且还靠着改造而来的产品,申请了一些专利。
因为这份艰难的工作,陈光标花完了身上所有的钱,为了尽快回收成本,他拿着自己的新仪器到大街上摆摊,以2块钱一次的价格,为大家批量服务。
很快,陈光标就靠着自己的改造仪器赚取了一万多元。经营了一段时间后,陈光标大量生产仪器,高价对外出售,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就赚取了几千万。
后来,陈光标因为朋友的帮助,开了一个拆迁公司,专门进行旧城区改造。
转型第一年,陈光标因为不熟悉行情亏了不少钱,但是他很快就扭转不利局势,靠着旧城区改造业务,赚取了大量钱财,个人身价大幅度提升,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富翁。
陈光标白手起家,成为知名富豪后,做起了慈善。有资料显示,他在年的时候,就拿出3万多元,资助了一名白血病学生。
除了这个事情之外,他还给家乡的基础建设,贡献了宝贵的力量,让家乡有了相对宽阔的公路,也让当地百姓有了便捷交易的农贸市场。
刚做慈善的头几年,陈光标的活动范围,一直在老家周边,随着资产的不断增加,陈光标的慈善范围越来越广,帮助的人越来越多。
汶川地震爆发时,陈光标带着大量工人到灾区,冒着生命危险,救出了多人。
不仅如此,他还捐赠了大量现金和物资。因为表现突出的缘故,陈光标成了不少人称赞的“中国首善”。
后来,陈光标的慈善越来越高调。有几次,他甚至把现金堆成“钱墙”让人领取,这种高调的行为,引起了许多人的质疑。
面对社会各界的质问,陈光标坦然表示,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受到了父亲的影响。父亲很早以前就教育他,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有人站出来,以榜样的身份,引导更多的人参与慈善活动。
不过,从结果来看,陈光标的回应,并没有平息舆论的质疑,部分人甚至因为看不惯他的所作所为,直接将其定义为“骗子”。
后来,陈光标逐渐低调,不再像之前那样张扬,但是他的慈善并没有停止。从湖南雪灾到甘肃泥石流,每次国家有难,他都会毫不犹豫地慷慨解囊,甚至亲自到救灾一线拼命奋斗。
武汉疫情爆发后,陈光标以志愿者的身份,到武汉负责各项工作。与此同时,他动用自己的社会关系,四处筹集物资,给武汉地区捐赠了万只口罩,50吨消毒液和万台手提式消毒喷雾剂。
此外,他还给武汉疫区送了上百万吨大米和蔬菜,为当时的抗疫,贡献了宝贵的力量。
从种种迹象来看,陈光标依旧是那个热衷于慈善的人,他最大的变化,就是不再高调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7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