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老牌白癜风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bdf/SpecialList.asp年,当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的时候,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继承者是那样的不堪。13世纪四五十年代,曾经不可一世的元朝逐渐走向灭亡,再也忍受不了元朝残暴统治的农民,拿起了武器,挥起了刀,砍向元廷。在这其中相继涌现了韩山童、刘福通、徐寿辉、陈友谅、张士诚以及朱元璋等等英雄人物。但是为何只有朱元璋笑到了最后,建立了大明王朝呢?这其中发生过哪些波澜壮阔的历史呢?一、起义!起义!起义!元朝统治者或许不明白马上打天下却不能马上治天下的道理,甚至有的官员还想回到漠北去,把中原大地当成他们的“猎场”,时不时地还能下来劫掠一番。落后的统治观念,注定这个王朝存活不久。13世纪四五十年代,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开始蔓延全国。元军年,黄河再次决堤,元朝丞相脱脱请求治理。此时的他为了挽回之前政治改革的失败,浑然不顾天下形势,征调一二十万民夫,集中于黄河附近。早已蠢蠢欲动的韩山童,抓住了这次百姓集中的机会,大肆宣扬白莲教。一个刻着谶语的石像被挖出后,大元将覆的消息不胫而走,人心惶惶。韩山童预谋造反,消息却不慎走漏,被俘身亡,他的好友刘福通承继了他的遗愿,立马起义。起义军头戴红巾,以辨敌我,故称为“红巾军起义”。早就腐败不堪的元军哪里是斗志昂扬的农民军的对手,被打的节节败退。年,刘福通以安徽亳州作为首都,将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立为皇帝,建立了龙凤政权,农民起义军的势力急剧发展壮大。韩山童刘福通的起义点燃了全国,各地民众纷纷举起反元大旗。年,农民出身的彭莹玉、布贩出身的徐寿辉和铁匠出身的邹普胜,于蕲州吹响了反元进行曲。他们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势如破竹,起义两个月就建立了天完政权,以徐寿辉为帝,邹普胜为太师。为了解放农民,他们提出“摧富益贫”的方针,受到农民的热烈拥护,大大加强了起义军的队伍。影视剧中的彭莹玉起义是灭族之罪,农民选择起义都是被一逼再逼的。盐贩子张士诚也是如此,他在做生意时,常常受到元朝官吏的欺负,要么不给钱,要么被人格侮辱。一次次的伤害,最终逼他走上了反抗的道路。年,张士诚和弟弟张世德等18个人宣布起事,他们杀富豪,分土地,相继攻下泰州、兴化和高邮,并在第二年正月建立了大周政权。张士诚的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元朝,因为他的政权刚好卡在了南北经济运输线的喉咙上。说来有趣,张士诚为了戏耍元朝统治者,时叛时和,时不时地杀元朝大臣,弄得元朝一点脾气也没有,张士诚甚至还做了元朝的太尉。除此以外,还有方国珍的起义,不过此人没有啥抱负,这里就不多说了。二、朱元璋的兴起要说我国历代王朝哪位皇帝开国最艰难,我想朱元璋说第二,没人敢称第一。他真的是地地道道的祖传农民,还是农民中的底层——佃农,一家子就靠给地主家打工生活,如果一直这样相安无事的话,也许世上就少了一位洪武大帝。然而,命运总是跟他过不去,年,17岁的朱元璋相继失去了父亲、母亲、哥哥,困苦的朱元璋连埋葬的钱都没有了。就算囧成这样,他还是没想造反。年,元军乱抓平民邀功,朱元璋在避无可避的情况下,最终选择加入起义军。元朝的梦魇来了。朱元璋苦啊朱元璋加入的是郭子兴的起义军,他凭借着出人的敏锐力、作战思维,成功地从走卒升到郭子兴的亲兵,并且还娶了郭子兴的养女——马氏,也就是后来母仪天下的马皇后。但是郭子兴等一众人眼界狭隘,窝里斗得厉害,看不到光明的朱元璋请求独立发展。朱元璋离开时只带走了汤和、徐达、周德兴等24人。从濠州走出的朱元璋,不断招兵买马,此后又有常遇春、冯国胜、冯国用、李善长等人加盟,朱元璋的队伍不断壮大,年,朱元璋攻下集庆,改名应天,以此为根据地,南征北讨。到此时,角逐已经进行到了最后的时刻,分别是元朝、湖北地区的徐寿辉和陈友谅、盘踞江南的张士诚和新兴势力朱元璋等。刘福通在建都亳州后,随之北伐,最终基本覆灭,元朝也已奄奄一息。能够称帝争霸的只有徐寿辉(陈友谅)、张士诚和朱元璋了。三、最后的角逐年,天完政权在彭莹玉死后出现了内讧,徐寿辉并不具有皇帝应有的能力,丞相倪文俊预谋杀之并取而代之,不料事泄,随后逃往手下陈友谅那里,但是却被陈友谅杀害。陈友谅心狠手辣,嘴上仁义,内里腹黑,杀了倪文俊后,他不仅控制了天完政权,甚至还用铁锤将徐寿辉锤死。此时的他,并没有意识到臣弑君的恶劣影响,更可笑的是,他还改元为“大义”,臣弑君还敢称大义!杀了徐寿辉后,他自信心膨胀,决定东下灭朱。实际上,他确实有这个实力,当时朱元璋的实力远远比不上他。年,陈友谅全军出击,浩浩荡荡,旌旗蔽空,直压朱军。陈友谅大军朱元璋一方的人,一听陈友谅要来攻,纷纷上言投降,唯独刘基等人主张正面抗敌。朱元璋冷静分析,采纳刘基计策,利用陈友谅的好友康茂才诈降。陈友谅果然受骗,于龙湾被朱军大败。年,朱元璋错误地出兵安丰拯救韩林儿,陈友谅趁机举兵偷袭。然而陈友谅这次进攻却受到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的坚决死守,愣是攻了近3个月都没有攻下。朱元璋闻询,立马回援,与陈友谅大军战于鄱阳湖,激战36天,陈军全军覆没,陈友谅本人也因飞箭穿颅而死。陈友谅陈友谅死了,朱元璋的最大势力就是张士诚了。张士诚这人被朱元璋评为“器小”,就是说他不识大局。他不明白当陈友谅被消灭后,下一个对象就是他,面对陈友谅攻击朱元璋的请求,也消极应对。年,陈友谅的势力被基本消灭了,张士诚暴露在朱元璋眼前。张士诚不同于陈友谅,朱元璋对他采取的策略是步步为营,一开始扫除他在淮水流域的据点,从年开始,到年4月结束,朱元璋先后拔除了张士诚的通州、泰州、高邮、徐州等州县,迫使张士诚的根据地暴露于外。年8月,朱元璋命徐达、常遇春两人为将军和副将军,率领20万将士攻打张士诚老巢。张士诚屡次突围均失败,年,徐达等人攻入城内,张士诚被俘。后,自缢而死。随后,朱元璋南灭方国珍,北征大元,逐渐统一。文史君说元朝末年,虽然将才帅才频出,但除了朱元璋以外,大都有着致命缺陷。比如张士诚器小,坐失夹击朱元璋的机会;方国珍缺乏抱负,固守一隅;陈友谅心狠手辣,缺乏领导向心力等。与他们相比,朱元璋心思缜密,知人善任,有见解、有能力,最终完成了人生蜕变。参考文献(清)张廷玉等:《明史》,中华书局,年。夏潇婷:《张士诚政权和东南士人》,暨南大学硕士论文,年。(作者:浩然文史·士为知己)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7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