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玉米和水稻等都是中国的粮食作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生活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大家都知道曾经有一位老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为社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同样作为粮食作物之一的玉米这方面,也有一个人的贡献是非常大的,那就是被外界称为“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的李登海。外界很多人都把李登海与袁隆平这二人排在相同的位置,并有着“南袁北李”的美誉。要说李登海的名气可能没有袁隆平那么大,但是这个人在玉米栽培史上同样有着不可磨灭的成就,据了解,在世界玉米栽培史上仅记载的2个人中就有他,是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的保持者,而另外一位是世界春玉米高产纪录的保持者,美国先锋种子的创始人华莱士。作为目前有名的“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李登海的学历并不是很高,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中毕业后由于“文革”浇灭了一个农村少年上大学的梦幻,于是只好退学回家务农了。不过由于当地之前积累已久的历史积习和人为的原因,粮食产量是非常低的。回家后的李登海想着用自己的知识改变低产的局面,不过后来因为种地高产渐渐就被选入村里的农科队当上了农民技术员,进而开始开启了玉米高产的研究之路,与如何科学种田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一次偶然的机会,有一位专家到乡下搞科研带来一份资料,当时这份资料给李登海很大的震撼,因为当时这名专家带来的是美国农民华莱士创建的先锋种子公司,春玉米亩产最高达到公斤这份数据!相比于当地的玉米亩产2-3百斤还是有着天差地别的,由于这份资料的触动他便开始决心进行玉米高产公关。年,年仅23岁的李登海担任了村里农科队的队长以后,就开始提出要做亩产斤的玉米新品种试验,当时很多人对于他的提议是非常有异议的,毕竟乡亲们对于这一数字持着怀疑的态度,一时间沸沸扬扬。而他自己也是有些发怵,毕竟年纪轻轻没什么经验,想要成功还有很多的路要走,不过当时的他对于自己信心倒是蛮大的,他坚信路是人走出来的,事业是人干出来的,只要肯钻研就能研究出来门道。想要成功又谈何容易,毕竟种植业不是“纸上谈兵”,设计的方面是非常多的。李登海“新官上任”就领着一批年轻伙伴开始学习农业科学技术,自己也去了农学院进修,毕竟以之前的初中学历来说远远是不够的。然而功夫不负苦心人,就在第二年他们的实验就有了不小的效果,试验田里的玉米也突破了千斤的大关,对于国内的玉米种植业来说这一步迈的可不小。而自此之后村民对他的看法也有了很大的转变,而参与李登海实验的这一批年轻人也是心里甜滋滋的。想要培育一个农作物新品种耗时是非常久的,毕竟在北方夏玉米一般一年才只有一度,而当时的李登海就决定离开家乡去海南做研究,自此以后很多年都没有回家,面对媒体采访他表示对于家庭他有着很大的遗憾,直到他目前90岁那年,他的妻子带着老母亲和儿子去海南找他,一家人才算是过了一个团圆年。根据数据了解,一个玉米新品种的成功率是十二万分之一,李登海这些年来却是先后培育出多个,打破了许多的记录。其中培育的中矮杆、抗倒伏的紧凑大穗型玉米创造了新的夏玉米世界纪录,亩产超过2斤。后来更是攀登到斤,为社会创造出的效益超过亿元,李登海还被评选为“时代楷模”的荣誉称号。而李登海的此时的身价也是入围了福布斯富豪榜。而面对记者采访李登海表示“在当时是想都不敢想的事,但我做到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7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