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看完之后被打鸡血直接撸着袖子复制,大概率很快成为“百万负翁”。过程不可复制,国情大不相同,经验仅供参考。
01
最近有一部纪录片小火,《富豪谷底求翻身》。片如其名,一位身价亿万的美国富豪葛伦·史登斯,隐姓埋名从迈阿密来到一座宾州小城市,一辆破卡车、一百美元、一部无联系方式的手机,挑战90天内创建一家市值百万的新公司。
史登斯只想证明一件事情:所谓的阶级固化都是谎言,美国梦依然可以追寻、实现。
是非成败转头空。6个小时的纪录片一晚上就能刷完,现在离史登斯创立的品牌Underdog创立已一年有余(不知道有没有被疫情打趴下),最宝贵的是史登斯的思维。不得不说,富翁的思维方式及由此发生的行为,果然与普通人不一样。一番事业至少需要苦干实干的精神,成功的事业则需要敏锐的嗅觉和正确的思路。
如果看完之后被打鸡血直接撸着袖子复制,大概率很快成为“百万负翁”。过程不可复制,国情大不相同,经验仅供参考。殊不知,著名乡村创业爱情纪录片《致富经》,某中国结制作学习班的创业者是导播的姐姐。
如果能够系统研究史登斯的创业思路,则可以很有效率地开展创业所需的预备工作。不过经验仅限于创业阶段,一旦公司到达一定规模,就不能只靠创业知识来维系,那个时候需要进一步调整思路,平衡各方利益来敦促公司前行。
02热情
热情,永远是创业者不能绕开的话题。热情就是如果不去投入会寝食难安的骚动,如果错过会后悔余生的纠结。关键是,性格辖制成就,绝大多数人都懒惰到不愿意去询问、触碰自己内心真正的热情是什么,更遑论要付出时间、精力,甚至生命的代价去被热情引领而勇往直前。
热情的核心来自于对自身的客观认识。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问自己几个问题:我最喜欢做什么事情?我最擅长什么?曾经让我无眠无休投入的是什么工作?这些工作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共性?是什么激发起了我的全部斗志?从小到大的教育、成长环境是如何塑造了现在的我?在哪些事情上让我特别有成就感?
除了热情,一位领袖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普世的良好道德观,比如:高瞻远瞩、以身作则、知人善任、豁达开朗、不偏激不掌控……
具备热情甚至癫狂的人,一抓一大把。但是能再添加上述价值观的,实在是少之又少。这就是为什么社会呼唤成熟的领袖,但令人失望的不惜付出任何代价换取权利的渴求者塞满了职场的每个角落,越是发达地区越明显。
如果仅凭热情,那就要做好最多也就是“陈胜吴广”的心理准备。很多冉冉升起的新星,最终不过是历史长河的一颗流星。究其原因,还是基本功不扎实,盘子做起来,但是hold不住。除了热情和勇气,“持续学习”是一个能让火热的事业不被焚烧的基础。
03温饱
整天提心吊胆地担心下一顿饭的人,确实不可能全力以赴于某一项事业,正所谓舍身取义者需要了无牵挂。正如理财投资,如果不处理好后事,一把All-In就是对自己和家庭的不负责任。留出买菜、养娃、还房贷的钱,做好至少一年没工作的经济准备,年初的这场疫情给所有人都上了生动的一课。
生活不是赌博,用赌博的心态快速赚大钱的结局往往不太好看。
温饱之余,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如果观众仔细观察,会发现除了史登斯和负责网络营销的伙伴之外,其他人几乎都是胖子,镜头里出现的路人甲乙丙也大多是胖子。至少说明:
1、大多数美国人的饮食很不健康,喜爱高热量高糖分食品,不喜爱蔬菜类,肯定不喜爱运动(发动一台笨重的大货车,比发动一台玛莎拉蒂要痛苦多了);
2、富人很有可能更注意饮食和运动,以保持身体健康与平衡,保持活力和敏锐的思维,赚得更多、活得更长,形成正向循环。
越是工作压力大时,反而越要运动。躺在床上刷机睡觉是逐渐消耗的,久而久之会对身体造成不可逆伤害,而规律运动才能创造出精力,以维持长时间置身于高强度的脑力、体力劳作。
挤出时间投资身体,其年回报率必定高的惊人。
04需求
正如影片开始,史登斯准备出发之时,老友提醒他,创业最重要的是“满足需求”。因此,深入当地做市场调研如此重要,而敏感捕捉到商机,实在是从史登斯骨子里传递出来的性感。
当史登斯靠倒卖汽车、房产积累原始资本之时,观众不免心里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为什么不继续扩大二手车或者二手房业务?为什么不建立一支团队快速杀入这么信手拈来的领域?
一方面,史登斯以金融出身,并且熟稔房地产的投资门道,如果靠买卖房产,或许能达成目标,但似乎有点胜之不武;
另一方面,估计在史登斯看来,房地产属于社会产值贡献偏低的行业,而且很成熟,不像在餐饮界树立一个新品牌、为当地创造就业那么直接有效。
而且,涉足一个新领域、挑战未知的困难,或许对史登斯来说更有趣。
05资金
不能用钱解决的问题一定是大问题,包括没钱。史登斯以小博大,从出卖劳力扫房屋、印体恤,到贩卖节日礼品,倒卖二手车,利用聪明的大脑、信息不对称,以及顾客的懒癌,成功获取了买卖房子所需要的本金。
房屋买卖是致命一击,要么完成使命,要么革了自己的命。关键时刻,史登斯愿意壮士断腕,通过减少利润来换取宝贵的流动资金和时间,不得不让人感慨时间点的拿捏。
如果仅靠倒买倒卖二手房,或许能持续获得很好的利润,但是与自创品牌制造产品相比,还是差距甚远。除非能汇集大量资金独立开发房产。开发房产的难度,和开一家烧烤店可无法同日而语。
抓住“民以食为天”这根命脉,再结合当地的啤酒特色,以及仅一家靠谱的烧烤店(竞争压力小),小卒确实很有机会打造自己的王牌。一旦品牌树立起来,加之对产品的精耕细作,财源滚滚就指日可待。
不过从史登斯的性格来看,富足但是无趣,艰辛但是有趣,他肯定会选择后者。这种冒险家似乎都拥有一个特点:不冒险,毋宁死。追求乐趣、挑战、上上下下的感觉,才契合他们的生存法则。我们无需指责什么,也没必要羡慕,因为是否选择这条道路,与内心是否感觉幸福,每个人的答案了然于心。
资金,对某些人是始终渴求的资源,而对某些人则形成压力。不然,不愿意接班富一代的子孙,就不会寻求信托基金的帮助,让家族产业得到妥善管理的同时,仍然过着兴致盎然的私人生活。
06人脉
广撒网,选好苗。史登斯的策略非常正确。
了解一座城市的最好方式,就是抓住一切机会与当地人交流,无论是买泡面、租房子,还是找工作、做小买卖。当地人的口音、用词、行为举止,都在传递着当地文化特征。
越深入的接触,越了解当地,以及与你面对面的这个人,RJ的加入就是这么奇妙。
所谓“缘分天注定”,是在努力之后的一种加持。
07团队
史登斯初到小城,放眼都是陌生人。怎么建立团队?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式认识他人——找工作、租房子、做买卖、冲泡面……
你可以看见他的眼神充满捕捉力,不仅观察这座城市和居民的特点,也观察着与其接触之人的品性喜好。
最优秀的领袖一定是洞悉人性的,他的眼光如利刃直插内心真相。
有一位朋友,做部门领导招新人,老板夸他人招得好。HR去向他取经,他说,我问的问题从来都不在意表面的答案,而是透过回答了解其他情况。比如,对求职者说“你在简历上写,英语口语好,我们用英语聊几句怎么样?”对方一般都会扭扭捏捏的,但如果有人直爽地承认“不熟练”、“我很久不说了”之类的,反而说明这人比较实诚,值得更多了解;“你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关心的根本不是这件事情,而是考察其是否有所准备、谈吐是否流畅、对自己的了解是否深刻、价值观是否正确(不能否认某些人最得意之作乃是坑蒙拐骗);“你觉得疫情对社会的最大影响是什么?”疫情的影响众说纷纭,没有标准答案,重点是这个人是否有观察和思考能力,还是道听途说临场胡诌……
对面试官的最大考验是,不能带着先入为主的观点,“什么观点是对的,我喜欢,什么观点我不喜欢”,而是要放下预设立场,理解对方说的每一句话,包括抵触自己想法的论述,甚至有包容度到如果判断对方的想法更正确更深刻,那么放下自己的观点,接受对方的观点。如此,才能够挖掘出最优秀的人才,或者说自己能领导的人才。
史登斯的脑子绝对是好使的,但是术业有专攻,大部分领域,例如室内设计、BBQ酱汁,一定是他不擅长甚至没接触过的。怎么成功,必须和在此专业表现优异的人才合作。要给他们愿景,疏导他们的情绪问题,当他们遇到很难解决的困难鼎力支持、快速排除。从这几点上说,史登斯无疑是大师级水准。
08提问
能否问出一个好的问题,是一个人思维方式和深度的绝佳体现。一般的人只能问出一般的问题,厉害的人,问题直达核心,不经意间展现出是自身功力。
一个好问题有什么益处?
1、直击要害,一针见血拨开事情的本质,不浪费彼此时间;
2、展示提问者的能力,虽然是发问方,却能敲山震虎,让对方正襟危坐、不敢怠慢;
3、启迪交流对手,给对方最对胃最合适的发挥空间。
史登斯的发问很值得推敲。在自揭身份之后,他与核心团队逐一面聊,不仅谈钱,也谈未来。
面对注定不会加入餐厅经营的Chris和棠凡,史登斯
-对Chris,直接询问,是否接受小卒基金会的董事席位;
-对棠凡,问的问题是,“当我告诉了你真相,你只有一点点时间适应,你心里怎么想?”
Chris是一位耿直憨厚的技术男,钟情于机械活儿,而棠凡是一位多愁善感的女性设计师,因此这个问题很大程度是为了让过去一两个月的超负荷压力找到一个宣泄的出口,先体谅情感,再谈钱和职位。
这个问题是棠凡非常需要的,史登斯的敏感度和洞察力可见一斑。史登斯为他们两人设置的创业基金会董事席位,实在是太契合他们的兴趣、渴求、热情、特长、价值观,由此便可理解为什么史登斯能管理一家运营亿美元资产的投资公司。
面对餐厅经营的主力人选麦特和RJ,史登斯
-对麦特,直接表达了总管身份的任命;
-对RJ,问的问题是,“你为什么愿意无条件地投入这个项目?”
麦特理性睿智,运营能力一流,观察力很强,低调的同时又常常补位同伴的差错,还很自律(除了体重和牙口),是难得一见的将才,而RJ则是一位有过失足史的热血青年,从谷底爬回常人,遍尝人生滋味。RJ既然被委以重任,就需要再次确认他的思想(也是帮助他自我确认),在真正开始之前将这份“初心”烙印在心里。这个问题料想也很能激发出RJ的同感、忠诚。RJ最需要的是被尊重、接纳和理解。他的创业之路其实散发着自我证明的渴望,而这种证明需要身边人的认同。史登斯认同了RJ,RJ未来怎能不肝脑涂地、全力以赴?
09沟通
如果将良好的沟通比做王冠,那么提问就是这座王冠上的明珠。
沟通是人际关系运营的核心体现,能够带领一支卓越团队创造优等绩效的领袖,一定是一位沟通高手。
史登斯一开始信心满满地冲刺啤酒酿造,不过突然发现营业执照在规定时间内是办不下来的。史登斯必须快速调整方向,制定新方案。看到这里,观众不禁捏把汗——话都放出去了,怎么向团队成员交待?
接下来发生的一切让人错愕。
史登斯似乎没想过要有个“交待”,而是借助创业中心的帮助,对市场进行调研之后,就向团队宣布了。宣布的过程也很自然。
他为什么不被“自己打脸”的情绪困扰?
可能是,因为他专注于自己的目标,深信团队对自己的理解和支持,确认自己做的事情无愧良知,最重要的是,他相信自己的所走出的这条路,是能够带着团队到达成功彼岸的。他对此充满自信。
既然如此,又能有什么负面情绪搅扰他呢?
另一组让人印象深刻的镜头,是史登斯与创业中心的交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最大化发挥效益,史登斯“借力用力”,让自己与创业中心实现双赢——史登斯得到了必要的创业数据支持,以及独立办公室、会议室,而创业中心又完成了一个项目,离年终业绩达标又靠近了一步。
10销售
如何把产品卖出去?从自己开始,到汽车、房产,到牛排、啤酒,史登斯殚精竭虑。一个老板若不能有自我觉悟,“我至少要扛起总业绩的50%”,而是总琢磨着,“我花了钱雇这帮人,这帮人就应该想办法把东西给我卖出去”,那就大错特错。
就算老板不能亲自卖出产品,他也应该想方设法为销售团队铺路搭桥,营造一切有利的局面,包括产品培训、内部流程、品牌路演等等。烧烤大赛时,客源满满、存货却突然不足时,他一马当先解决掉其他人只能干瞪眼的问题,就是最好的证明。
老大为什么是老大?果然是几把他人难以企及的刷子。相信经此一战,团队对他的钦佩和信任再度“涨停”。
甩手掌柜的心态最终只能被负债甩下几条街。
人有一个奇怪的心态,虽然理论上人应该拿一份钱做一份工,但是能有这种自律性、不受外界影响的人极少,所以大师极少。
绝大多数则是眼光盯着上头,上头怎么做,下面就怎么效仿。上头的心气散了,指望下面如火如荼,这种情节只有在梦里或者电影里。
11利益
团队职责部署好了,论功行赏也不能落下。
史登斯还是比较慷慨和公平的。基于工作量、人脉动用、项目贡献的技术含量,他给予了不同的人0.5万至2.5万不等的奖励。由于是跟踪拍摄,大家也都知道了彼此的收益。
不过对这些人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奖励,而是曾经同甘共苦的团队感情,经历一次为同一个梦想奋斗的携手同行,这份经历的价值远超金钱本身。金钱在这里起到的是锦上添花的效果。
12争议
有流量,就有争议。争议在互联网时代,是财富的原动力。
网友的发问不客气。
(1)纪录片也是片,也有造假的可能,我怎么知道他是不是靠剪辑编故事?一台摄像机也很拉风,难免对普通人产生不可预知的影响吧?
史登斯已经足够富裕,没必要花这么多时间精力做一场秀。与其阴谋论,不如相信他的真诚。
(2)出道小城,尝试一次就成功了,这概率也……难免有运气的成分吧?
我们看到的创业失败概率大,是基于创业人群总数,且平均年龄偏低。哪个55岁功成名就的大老爷会去创业?55年的人生阅历加上成熟的训练有素的心智,这份巨大的优势对提升成功概率来说是巨大加持。这份经验至少价值万美金。
(3)这个项目不算大,技术含量也不高,相对容易成功吧?
确实,相对来说这是个小地方的小团队运作的小项目,相对来说更简单,容易上手、出成效。所以“持续学习”非常重要,项目扩大的同时,团队扩大、问题变多、各种坑布满前路,唯有保持乐于接受挑战、吸收新知识新技能、从经验中成长的心态,才能“持续成功”。
免责声明:1、本文所有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对内容的准确与完整不做承诺与保障,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2、一米海外房产原创文章相关知识产权归作者所有,未经书面允许,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和发布,如引用须注明出处,且不得对原文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