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人所画苏缄像
人物简介
苏缄,字宣甫,北宋泉州同安县(今厦门同安区)人。宝元元年(年)戊寅科进士及第,官至邕州知州。熙宁八年(年)至熙宁九年(年),大越国入侵宋土,苏缄坚守邕州壮烈牺牲,宋神宗为此悼曰:“近世忠义之臣,罕见其比。”苏缄逝后谥“忠勇”,庙额“怀忠”。
宋熙宁八年(年)冬,越南李朝发兵十万,大举入侵大宋边境,相继攻陷钦州(今宁山)、廉州(今合浦)等地,侵略军沿途大肆烧杀掳掠。这时的邕州知州、泉州人苏缄没有畏怯逃遁,而是率众固守城池。守邕州的宋军仅为老弱禁厢余人,但他们在苏缄的率领下奋力抵抗,给予侵略军沉重打击。这场战役被誉为“忠义血战”,甚至被拿来与唐代张巡、许远守睢阳相提并论。今天就让我们一道穿越历史的烽烟,去认识一下苏缄这位名垂青史的忠勇人物吧。
□记者吴拏云文/图(除署名外)
身虽儒士却有浩然侠风
苏缄出生于北宋大中祥符九年(年),其为同安芦山堂苏氏五世祖,亦是翰林学士苏绅(名相苏颂之父)的堂弟。对于年少时的苏缄,史载甚少,明嘉靖版《南宁府志》称之“性质直”,而《闽中理学渊源考》则谓其“素有侠负,慕古忠臣义士之迹”。苏缄虽与苏绅平辈,但两人相差有17岁之多。所以苏缄打小就追随苏绅读书。有博闻多识的苏绅作指导,苏缄的学问自然也是突飞猛进。宝元元年(年),苏缄进士及第,不久出任广州南海主簿。
那时的广州南海,海外贸易发达,商船进出频繁。不少商家是豪门大姓,平素不怎么把地方官放在眼里。据《宋史》云,主簿苏缄有次被派去查验樊氏商家的货物,商人樊氏一上台阶连招呼都不打,直接就座入席。苏缄大怒,呵斥并重重杖责了他。樊氏上诉到州里,州官召苏缄来责问,苏缄说:“主簿虽卑,邑官也;商虽富,部民也,邑官杖部民,有何不可?”意思就是我再小也是个官,樊氏再富也不过是平民,如此不懂礼数,打他有什么不对?州官顿时哑口无言。这樊氏的屁股也算是白打了。
苏缄不光会打富豪,打起盗贼来更狠。在南海主簿任满后,他调任阳武县尉。当地有李氏大盗专偷百姓行李财物,捕快们都抓不到他。苏缄暗查到该大盗的住处,并在他屋舍旁放火,逼迫其出屋。李氏大盗果然慌乱地从屋里逃出。苏缄一提马缰,飞驰追上,一刀就砍下了大盗的脑袋然后送到官府。苏缄这副“爆裂刑警”的做派,把府尹贾昌朝吓得不轻,哇哇叫道:“有像你这样不要命的儒士吗?!”从苏缄的行事来看,他确实是有着浩然侠风之人。宋人江楶所作的《崇仁苏忠勇祠堂记》对苏缄的外貌描写,亦是酷似昂昂武夫,记曰:“公为人丰硕而髯,面色黝黑,语音琅然,真伟丈夫也!”
又过几年,苏缄累迁秘书丞,而后出知英州(今广东英德市)。此时的苏缄风华正茂,他一到英州,顾不得鞍马劳顿,乘兴游览英州名胜,当走入险峻幽深的碧落洞时,诗兴大发,遂挥毫写下《碧落洞》:“此洞谁疏凿?难穷造化原。地开疑窟室,岩透若天阍。藓色高低路,樵声里外村。云岚青欲滴,烟壁翠堪扪。一带溪泉急,千枝石乳繁。鼠飞犹白昼,虎啸近黄昏。老木吟风韵,枯崖渗雨痕。屡游心靡倦,不到目常存。众景能兼有,南方可独尊。碧澜秋寸寸,宁负羽皇言。”此诗后凿于岩壁,迄今仍存。
苏缄为同安芦山堂苏氏五世祖。图为今同安苏氏大宗祠芦山堂外景。
南宁城区内尚有“宋苏忠勇公成仁处”碑亭(同安苏氏供图)
出奇兵破贼威名远扬
庆历元年(年),安德州(今广西靖西县安德镇)人侬智高在傥犹州建立“大历国”,后被交趾李朝打败,便备贡礼欲投靠宋廷。谁知,再三请求皆遭拒。侬智高恼怒之余,于皇佑四年(年)四月举兵反宋,不久攻破邕州城,建立“大南国”。当时宋廷在岭南各州县驻兵不多,见叛军攻城,官员大多弃城而逃。叛军轻易占领梧州、端州,乘胜直逼广州城。但广州军民拼死抵抗,叛军久攻不克,便四处掠抢财物。《大宋平蛮碑》描述称:“贼锋一至,千里无烟。”广州境内的百姓自是苦不堪言。
侬智高围困广州时,身为英州知州的苏缄告诉手下人说,广州离英州不远,“今城危在旦暮而不往救,非义也!”当下招募数千人,把州官大印委托给提点刑狱鲍轲保管,自己领着兵卒漏夜急行前去救援广州。当时广州文士黄师宓在侬智高起兵时投敌,担任叛军军师。苏缄为打击贼势,先行擒杀了黄师宓之父,另又捕杀了黄师宓手下爪牙60多人,通告其他被黄师宓蛊惑的广州人要迷途知返。结果有多投贼民众听从苏缄的劝说,离开叛军。如此一来,贼人焰势一下子就被打压下去。宋仁宗派狄青讨伐侬智高的大军也已逼近,叛军开始从广州撤退。苏缄看准战机,扼敌归路(放置槎木阻江道达40余里),使敌水军无法从江上撤退。而后苏缄率军从旁冲杀敌兵,造成敌军大量伤亡,并趁机夺回了被抢掠的物资。经此一战,苏缄威名远扬。宋仁宗大喜,将他升为广东都监,并遣使者赐其朝衣、金带。
不过狄青在追击侬智高时,曾下令没有他的命令任何人不得随意出兵。结果大将陈曙偏偏一意孤行,自率兵丁追击侬智高,最终大败于昆仑关中。狄青得知后,抓了陈曙斩首示众。苏缄作为广东都监受到牵连,亦贬为房州司马。苏缄的仕宦生涯就此几经浮沉,直到熙宁四年(年)才又以皇城使的身份出知邕州。
古时泉州东岳行宫的“忠义庙”内奉有苏缄像
东岳行宫之山门
率众固城抗敌威震南疆
苏缄到邕城就任时,交趾国(越南)李朝对宋朝叛服无常,特别是李乾德称帝后,更是图谋入寇大宋广南西路(今广西)。苏缄对此十分警觉,他侦得李朝有异心,遂将情报传递给桂州知州、刑部郎中沈起。但沈起却不以为意。熙宁七年(年)三月,朝廷命刘彝以直史馆衔来取代沈起,接任桂州知州。苏缄又向刘彝上报此事,被刘彝认为是捕风捉影、“欲挑边衅”,甚至严词斥责苏缄。苏缄无奈,只能自己督促邕城全城军民加紧备战,储备粮草,打造兵器,固筑城墙,并起用本地峒丁与官军一同组建城防。不过当时在广南西路,地广人稀,兵勇实在难以征召。
熙宁八年(年)冬,果然不出苏缄所料,李朝皇帝李乾德命辅国太尉李常杰、豪酋宗亶领水军、步兵共八万,分三路大举入侵大宋边境,仅用十日即攻陷钦州、廉州,随后再破邕州所属的太平、永平、迁陆、古万四寨。苏缄得到战报,迅速检阅郡兵,但仅得到老弱禁厢余兵。要用这点兵力对抗越寇大军,简直有点“以卵击石”的味道。可苏缄毫不畏惧,他召集郡中官吏与才俊之士,授以御敌之策,令大家稳定军心、民心,加强防御。为了安定军民之心,苏缄还倾尽官币与私财,购买军械,而后站在城头向民众喊话:“我们兵器精良,粮草充足,为什么要逃跑怯战呢?如今只有坚壁固守,以待救援,方可制胜。”得知军中官翟绩想开溜逃跑,苏缄令人埋伏在城门外,待其出逃时擒获,斩首示众。苏缄的长子苏子元是桂林司户,此前因公事携妻儿来邕,本欲还桂却遇围城。子元想带妻儿离城,苏缄怕动摇军民之心,只令子元一人出城赴桂州搬救兵,留其妻儿在邕州。
是年11月27日,越寇进攻邕州城,遭到苏缄率领的全城军民的顽强抵抗。苏缄带领军士以神臂弓射杀城外的敌人和他们的战象,发火箭焚毁敌军云梯和其他攻城器械。同时,他还日夜巡城,慰劳士卒,安抚百姓,使全城军民士气高昂。越寇几番攻城,皆被击退,死伤超过1.5万人。
内奸献计致城池沦陷
古人说,固若金汤的堡垒往往是从内部瓦解的。这句话很现实,但也很真实。邕城受围,苏缄最初求救于刘彝,刘彝遣将张守节领兵来救,但张却“逗留不进”。苏缄只好又以蜡书告急于提点刑狱官宋球。宋球得书惊泣,马上督促守节进军。胆小如鼠的守节带军移屯大夹岭,结果半路遇贼,还没来得及摆好阵,就已经被冲杀得全军覆没了。
邕城被围42天,粮尽泉涸,军民枕藉而死,但越寇依然难以翻越任何一堵城墙。熙宁九年(年)正月,就在李常杰、宗亶屡攻不下、一筹莫展之时,邕州城内却有内奸徐百祥之流向越寇献计,教贼“用囊土傅城”。越寇人多,把一袋袋的泥土在城外叠起,“顷刻高数丈”,最后垒至与城墙齐高时,越寇“蚁附而登”,邕城因此被攻破。
城破之日,苏缄父子及家人与邕州通判唐子正等,在州署一带与敌巷战。唐子正战死于横壁亭。苏缄大叫:“吾义不死贼手!”乃率家人入屋,全家36口纵火自焚,壮烈殉国。邕城之人感怀苏缄之义,没有一人投降,抵死抗战,最终被越寇屠杀达“五万八千余口”。
越寇于正月二十三日“纵火焚邕州城”。宋廷获悉邕城陷落并遭屠城的消息后,匆忙调集精兵,由郭逵等率领南下反击侵略者,同年六月进入广西,十二月收复邕、廉、钦三州,衔尾追击溃逃的越寇至越境如月江一带,越寇伤亡惨重,大越王子李弘真、李昭文均被击毙。李乾德被迫遣使“纳款乞降”。邕城光复后,陶弼重任知州,他发现苏缄死前刻在州署墙上控诉刘彝拥兵不援之文,便转奏朝廷。结果刘彝遭贬谪,而“内奸”徐百祥畏罪自缢。
苏缄及邕州军民守城殉国之事传至京城,宋神宗深表哀悼,下令抚恤岭南死事家属,立殉难将士墓,追赠苏缄“奉国节度使”之衔,谥曰“忠勇”。宋神宗还对苏缄长子苏子元称:“昔张巡、许远以睢阳蔽遮江淮,较卿父,不能过也。”这是把苏缄推至与张巡、许远同等地位了。据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载,苏缄家族还获赐“京城甲第一区”,以及泉州城内“田十顷”。清道光《晋江县志·卷五十一》称:“(苏缄)谥忠勇,赐第郡城东忠义境上腴田十顷,授子元为殿中丞,通判邕州。子、孙与缄同死者,皆褒赠。”可知,后来苏缄家族的赐田在泉州城内忠义境。
忠魂壮歌天地动容
邕州百生崇敬苏缄,在苏缄一家三十六口殉难处建城隍庙,尊苏缄为邕州城隍,另在其殉难的原州署废址处建起一座“苏忠勇祠”,里面奉祀苏缄画像,以资凭吊。而今,在南宁市区苏缄殉难之处竖立着一块“宋苏忠勇公成仁处”石碑,外护以亭。“邕州知州苏缄殉难遗址”于年公布为南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苏缄的故乡泉州,郡人为纪念他的忠贞壮烈,于城内立“怀忠坊”“忠义坊”,并将其祀于晋江忠孝祠。城内的忠义巷自古以来有“忠义庙”,后来也将苏缄奉祀于其中。南宋绍兴年间,张汝锡在凤山麓建“忠义庙”(即东岳行宫内的地祇庙),原祀汉代关羽和唐代的张巡、许远,后又增祀宋代岳飞、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苏缄和赵昴发。苏缄能与这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并祀,可见宋人对其的敬仰之情。苏缄另有衣冠冢,据说在南安丰州董埔村三狮山脚下,但今已无觅。
北京大学教授管成学表示,神宗的赐谥给苏家带来无上荣光,“忠勇”的匾额长期高悬于邕州的城隍庙和同安芦山堂内。在敌我兵力存在巨大悬殊的情况下,苏缄最大限度地集结了邕州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奋死保卫城市,恪尽职守,表现了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的大无畏精神。苏缄领导的这场邕城保卫战堪称:“烈火腾焰,忠魂血铸。壮歌一曲,天地动容。”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471.html